【停課.上】老師家長都吃力不討好 疫下在家自學為何成效不彰?

撰文:董秀生
出版:更新:

疫情肆虐逾一年,莘莘學子的學習生活大受影響,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的人數大增。據悉,截至去年10月,英國在家自學的學童增加40%,多達75,000人。美國方面,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h Center)在去年10月的調查發現,有約7%的美國家長讓子女在家自學,較去年春天約3%大幅增加。香港的親子網站則稱,學校停課期間,有港媽拒絕讓孩子上學校的網課,改為親自購置書本輔導孩子,實行在家自學,卻引起教育局關注和約見(編按:香港原則上實行強迫性教育,學童應在學校制度下學習)。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有人認為,全港停課後學生在家靠網課學習,其實本來就是一種在家自學,雖是強迫的,卻給教育帶來改革的契機。

在家自學或在家教育是指適齡的學童不進入學校系統,而靠家庭與社會資源進行學習的方式。在建立學校制度前,各地對孩子的教育本來都是以家庭為本位,由家長提供資源讓孩子學習。及至學校教育趨普及,特別是實行強迫教育後,教育孩子的責任才開始由學校承擔,只有少數教育理念和學校不同的家長讓孩子脫離學校,實行在家自學。

疫情肆虐一年,莘莘學子的學習生活大受影響。(資料圖片)

新冠疫情下,情況又有些不同。教育學者、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程介明在《「在家學習」的啟示》(《信報》2021年1月22日)一文中,論及疫情下孩子變成兼職學生,家長把孩子學習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的形態正在褪色,學校也逐漸意識到,教師無法調控學生在家的全部時間和活動。

對於這種情況,在家自學家長、教育大同創辦人張惠侶向《香港01》稱:「其實,全港停課,學生在家靠網課學習也可以說是一種在家自學,卻是一種被迫的在家自學。」

疫症突如其來,全港倉卒停課,教師臨急改為上網課,家長忽然多了責任,各方都感到困擾。其實,教師忽然要用新的形式授課,面對很大挑戰,相信付出的心力絕不比平時實體課堂少,卻吃力不討好。就媒體報道和親子討論區的內容所見,全港學生在家上網課導致怨聲載道,有些家長既要忙家裏家外,又要督促孩子上網課,總是看不慣孩子懶散的模樣,雙方不時發生衝突,局面令一些家長陷於崩潰。

疫情之下,世界各地在家自學的人數都有所增加。(資料圖片)

即使是學生本身,對於這個「悠長假期」也不太滿意。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趙建豐領導的研究團隊於去年4至5月收集了本港1,168名中學生的意見,結果發現受訪學生對疫下在家網上學習的整體評分不高,且普遍感到焦慮。學生多為作業煩惱(81.4%),擔憂學業欠佳(79.1%),對於無法與同學見面或互動感到鬱鬱寡歡(60%)。他們普遍認為網上學習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難以保持專注,學習動力亦嚴重不足。

疫下在家自學與平常個別家庭的在家自學有什麼分別呢?為什麼顯得成效不彰?在家自學又對未來教育有什麼啓示?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64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10日)《疫下停課與自主學習 在家自學給香港教育的啟示》。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信息革命」席捲全球 香港怎樣推動「數碼經濟」?

把自身無知公諸於世 不可思議的香港公務員

港府公然懶政 中央不會坐視丁權漏洞不理

愈夜愈美麗 廣州音樂酒吧四十載變奏

印度醫院與火葬場內 輪候中的生者與逝者

移民小故事 年近半百離鄉背井 港廚:不知是苦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