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小故事 年近半百離鄉背井 港廚:不知是苦是樂

撰文:若山
出版:更新:

香港人進入繼上世紀五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後,第三次大規模移英潮。然而,每代人移民的社會背景和緣由不盡相同。
五十年代,新界原居民賴以維生的農業、漁業,在戰後英國殖民政府的都市發展、經濟起飛後衰退式微。做農民成為「無啖好食」、無出息的「鄉下佬」—新界男村民到六七十年代大量移民英國、荷蘭,在中餐館工作。及至九十年代初,因為對政局的憂慮,全港萬計港人移民加拿大和英國。千禧年以後,不少年輕人放洋留學,2003年沙士(SARS)期間,生活艱難,不少人遠赴他鄉討生活,當上經濟移民。曾在香港各大高檔酒樓擔任大廚的溫中仁(化名)是其中之一。

十八年前,因為一場瘟疫,溫先生受到餐廳老闆之邀隻身到英倫做開荒牛。想不到十八年後,卻在彼岸遇上另一場瘟疫。「很久沒試過這麼慘了。」溫先生說起店舖外、戴口罩等候購買生活用品的長長人龍,輕輕嘆道。

溫先生赴英時已49歲,因為沙士毅然遠走。(受訪者提供)

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溫先生以技術勞工簽證落腳希斯路機場附近的酒家工作及居住。「那時香港樓價由數百萬元跌至幾十萬。個個都走,也不知道工作還保不保得住。若不是如此,我不會過來,那時我已經49歲,想來英國一早已來。當時我在廚房已是大佬,何嘗想離鄉別井。」

「來到英國第一個月,已經想返去。天氣又濕又冷,換季要換鞋,英文又唔叻」,「在香港落街就有雲吞麵吃,這邊連『7仔』(便利店)都冇,只有印巴人雜貨店的酒水煙仔。」「當地小孩在車內朝着行人路上的我大喊:『FXXX Chinese!』」歧視隨處可遇,「我同老闆講,我想走。他和我堂兄挽留我,勸我再做多會,說我有資歷可發圍。」於是,他留了下來。

那時中餐吃香,老闆賺到笑,客人追捧溫先生的手藝,可惜沒獲老闆善待,意興闌珊下,他於2013年返港。但溫先生抵達香港的機場時,英國另一家中餐館「高昇樓」老闆親自接機「攔截」,招攬他回英效力。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64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10日)《移民小故事 年近半百離鄉背井 港廚:不知是苦是樂》。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信息革命」席捲全球 香港怎樣推動「數碼經濟」?

把自身無知公諸於世 不可思議的香港公務員

港府公然懶政 中央不會坐視丁權漏洞不理

愈夜愈美麗 廣州音樂酒吧四十載變奏

印度醫院與火葬場內 輪候中的生者與逝者

移民小故事 年近半百離鄉背井 港廚:不知是苦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