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於「民主VS專制」二元對立思維 美國對華研判的誤區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國,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一連八日首次出訪的焦點所在。在其「民主VS專制」的話語框架下,無論是G7聲明中擺明車馬的「維護台海和平」、向全球分發十億劑新冠疫苗的抗疫行動,還是對歐盟與英國在北愛爾蘭通關上「香腸戰爭」的調解努力,全都指向團結西方民主國家,形成針對「專制」中國統一戰線的明確意圖。在上周三(6月9日)剛抵埗英國之際,拜登已明言:「(我們此刻的歷史責任)是要證明民主國家不僅會持續下去,還能站起來奪取新世代種種巨大機遇而得勝。」

拜登近來在美國的實際和公關政策上已展現出對中國步步進逼的勢頭。即使其具歷史感的強硬言辭也許不及特朗普簡單直接的「功夫流感」(Kung Flu)那樣具挑釁性,但其執政團隊的專業程度很可能使其制華措施更為有效和有序。而拜登當局在啟程前一周開始連珠炮發這一系列政策,可算是在外交公關上的有意為之。

拜登近來在美國的實際和公關政策上已展現出對中國步步進逼的勢頭。(美聯社)

制華政策連珠炮發

先是在6月3日,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實體投資中國軍工體系,實際上部份擴充了特朗普剛離任前簽下的「黑名單」,當中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華為、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59間企業,被《華盛頓郵報》形容為拜登上任以來對華最強硬的行動之一。

此行政命令還以法律語言擴大了對中國軍工體系相關企業的定義,將特朗普沿用的由中國軍方或政府「擁有、控制或聯營」(affiliated with)的企業,改成在中國國防及相關物料行業或監視技術行業中「正在或曾經營運」(to operate or have operated in)的企業,幾乎是任憑白宮指認即可的寬鬆定義。此前在黑名單上的小米,因法院判定美國當局提供的證據未能符合「聯營」的要求而獲得除名。拜登此舉可算是更專業地延續了特朗普對中國企業的壓制措施。

公關層面,除了6月6日三位兩黨參議員以軍機訪台三小時、宣布捐贈疫苗之外,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也在上周四(6月10日)與台灣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舉行視像會議,並表明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委員會將在「未來數周」召開會議。加上此次G7聲明在美國力爭下加入了新疆、香港、台海、南海的內容,達成了不點明新疆的情況下批評強迫勞動的妥協,並提及針對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假說的新冠溯源,可見以「台灣牌」為地緣主軸、連帶相關意識形態議題的外交宣傳戰已然升級。

三位美國參議員搭乘美國軍機C-17抵台,宣佈美國捐贈台灣75萬劑新冠疫苗。(Facebook@AIT)

如此攻勢突顯拜登宣稱不會在其任內容許中國變成最強國家的堅決,也是其「民主VS專制」二元對立思維的行動實踐。

錯誤認知全球核心與邊緣

這種二元對立的現實,當然可用新興強權與既有強權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去理解。可是,也正正是這套二元對立背後的思維框架,使得美國兩黨對華共識變成了集體性的對華誤判……

上文刊登於第26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15日)《囿於「民主VS專制」二元對立思維 美國對華研判的誤區》。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全球最低企業稅警告香港 國際稅收改革潮來了!

「十四五」目標明確 香港仍陷社經規劃迷思

漂在香港

科網巨頭主導世界秩序?「軍事科技複合體」成現代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