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應透過「主權財富基金」實踐「主權在民」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專欄作家、香港理工大學講師鄒崇銘認為,政府須透過「主權財富基金」實踐「主權在民」。

在過去二、三十年,全球各地皆興起「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主要背景是在環球金融市場日益波動下,各地政府皆希望藉更進取的市場手段,為手上的資產保本增值。

在香港,2015年財爺曾俊華從「土地基金」撥出2,197億元,成立為期十年的「未來基金」,已相當於當時港鐵公司的總市值,存放在「外匯基金」之內,期望能爭取更高投資回報。2020年,陳茂波再從中撥出一成款額(約220億元),設立獨立運作的「香港增長組合」,期望更進取地投資與香港相關的公司、項目或基金。政府形容這是類似新加坡主權基金的「港版淡馬錫」。

港府對領展、港鐵的政策都未如理想,值得反省。(羅君豪攝)

主權基金或任何政府投資,應以服務公眾利益為大前提,並應訂定較私人投資更高的社會及環境效益指標,管治模式亦必須更具透明度和問責性。香港增長組合要真正長遠提升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就應以全民共享價值為着眼點,而不能只狹隘地服務特定集團的利益和需要。

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81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9月6日)《「主權在民」的主權基金》。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281期周報精彩內容:

關乎「美好生活」的全方位整改風暴並不簡單

放寬非本地醫生執業 長遠改善人手問題

鄭松泰被DQ「死因不明」 資審會透明度宜提高

十九屆六中全會不同以往 中共或推出第三份「歷史決議」?

美國在阿富汗戰敗的原因

學術寡頭主導的「綜合型大學」發展|大學改革三之二

「藥械通」須從單向轉為雙向 才能真正惠國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