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市鎮的街市特別少 而且特別貴?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在眾多運作中的公眾街市裏,個人最愛要數油麻地街市。它雖然落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但設計和中環街市如出一轍,同樣擁有一個可愛的中庭,具備良好的通風和散熱效能。可惜油麻地街市使用率偏低,上層雞檔在禽流感後結業了大半,至今大量攤檔仍一直空置。但其命運已遠較燈籠洲、旺角和荃景圍等街市為佳,因為它們已丟空多年。

閒置公眾街市的現象,最能反映香港「有地冇人用,有人冇地用」的荒誕。政府不斷大力鼓吹「盲搶地」,卻對眾多空置閒置空間如街市和廢校等視而不見。大量市民失業和急於尋找謀生空間,坐擁空間的部門卻一於闊佬懶理。這實在是對公共資源的最大浪費,對社區生活更構成無情的破壞。

香港難以擺脫的魔咒之一是「古蹟總是變商場」。圖為修復後的中環街市。(張浩維攝)

相比之下,在東涌、天水圍和將軍澳這些後期新市鎮,運作的主要是領展和其他私人街市,缺乏公眾街市。這些地區的街市物價貴絕全港,不少基層居民甚至寧願跨區買餸,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畸形現象。一直等到2018年的《施政報告》,才終於宣布在東涌及天水圍興建公眾街市……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84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9月27日)《為何新市鎮街市特別少?》。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84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中央多次促港解決房屋問題 政府敢向商紳徵收農地嗎?

活化有路竟不走 商業無門偏硬闖

從互別苗頭到一方獨大 解散潮後的工會與工運

恒大危機啟示:軟着陸是中共治理經濟的法寶

孟晚舟回國:中國外交的勝利和中美關係的轉折點

疫情促成新改變 香港電商發展須有新思路

以科學化思維應對疫情(下)——疫苗以外的抗疫良策

空中的士將至 是交通革命還是投資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