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彰顯司法公義 如何防止濫用?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法援制度主要涵蓋民事和刑事兩類案件,涉及到區域法院、原訟法庭、上訴法庭和終審法院審理的案件,或涉及裁判司署法庭聆訊交付審判的案件,只要申請者的財務狀況符合規定,在案情方面又具備合理的抗辯理由,都可以獲得法律援助。關於訴訟費,則大部份由政府支付,受助人根據其收入情況從全免到最高攤付家庭年動用收入的25%。

法援署早前在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督導下完成檢討法援制度。(張浩維攝)

法律援助在實施過程中,逐漸出現了關於法律服務是否被濫用的爭論。法援署早前在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督導下完成檢討法援制度,並向立法會提交《完善香港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議措施》文件。政府指社會愈來愈關注法援受助人或濫用提名律師機制,因此提出多項改善建議……

系列報道:

回歸法援初心 反思制度改革

法援不應淪為「訴訟提款機」

大律師壟斷 出現司法覆核法援小圈子?

自選律師VS指派律師 哪種做法更符合司法公義?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5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2月13日)《回歸法援初心 反思制度改革》。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95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民主峰會:幌子之下的警示與契機

自選律師VS指派律師 哪種做法更符合司法公義?

投票率高低爭拗「錯重點」

政府應該開始為社會福利負上責任

兩岸和平的願景還能維持多久?

美國對台海戰略辯論生變 局勢主動權在誰?

幣圈大佬趙長鵬傳奇:在多國流浪的「華人首富」

加密代幣成球會新寵 加深互動還是壓榨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