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福利 難道不是政府的責任嗎?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社會福利署上周三(12月8日)去信各間受資助社會服務機構,表示將於下個財政年度實施《財政預算案》公布的節流計劃。局方指,過去一年,由於受疫情打擊,造成經濟下行,因此要通過節流去加強公共財政紀律,而政府投放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的653億元,大幅上升62%至2021-22年度的1,057億元預算,成為了公共開支中最龐大的政策範疇,佔整體公共開支約兩成。

除了不能避免的項目,包括綜援及長生津等,社署轄下接受整筆撥款或傳統撥款資助模式的非政府社福機構,在2022/23年度可取得的經常開支撥款將減少1%。削減1%的撥款看似影響不大,但為什麼業界前線的反對聲音卻呼聲四起?

陳茂波在今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指出,政府會實施節流計劃,目標是在2022/23年度把經常開支撥款減少百分之一。(羅君豪攝)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指出,不少社福機構在收到削減撥款消息後,已開始籌劃來年服務整合。局方指社會福利開支應該進入整固期,聚焦落實各項改善措施,令資源用得其所,但政府是次削減撥款除了經濟考量外,能對香港長遠社會福利發展帶來好處的收效成疑。

事實上,不論是2017年審計署報告、2021年專責小組報告,或是社福界前線員工過往的抗議行動,一直針對的都不是撥款增減,反而是撥款制度存在的問題……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5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2月13日)《政府應該開始為社會福利負上責任》。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95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民主峰會:幌子之下的警示與契機

自選律師VS指派律師 哪種做法更符合司法公義?

投票率高低爭拗「錯重點」

政府應該開始為社會福利負上責任

兩岸和平的願景還能維持多久?

美國對台海戰略辯論生變 局勢主動權在誰?

幣圈大佬趙長鵬傳奇:在多國流浪的「華人首富」

加密代幣成球會新寵 加深互動還是壓榨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