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計價證券推動國際化 香港如何擔任關鍵角色?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近日接受訪問時談及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角色,提到香港應該進一步引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證券交易制度。其實他早在2007年已提出建議,而且香港交易所也推出少部份以人民幣或雙幣計價的證券產品,但過去人民幣計價股票證券的重要性卻一直未獲重視,雙幣股既非熱門股,成交亦稀少。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早在2007年已提出了推出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概念。(歐嘉樂攝)

人民幣計價代表股票等證券的面值以人民幣直接報價,其交易也直接以人民幣清算,即買賣雙方都以人民幣交收。雖然現時「港股通」南向交易的機制,內地用戶以人民幣清算,不過由於報價為港幣,因此要自行計算實際成本,而且需在香港將人民幣兌換成港股才能交易。假如直接以人民幣計價,可減省成本和手續。《施政報告》提出以「港股通」的南向交易產品為中心發展人民幣計價交易機制,以確保交易量,提高成本效益。然而,這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沒有太大幫助,最終不應以此為目標。

國家在香港資本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意欲愈來愈強,例如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目前人民幣在國際發揮作用愈來愈大,其相關的投資產品也愈來愈受國際投資者歡迎。假若香港的上市股票以人民幣報價,這些希望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如果也想買賣香港的中概股,將可節省兌換成港幣的成本,直接以人民幣交易。國際投資者增加其人民幣資產的份額,也為推動人民幣報價股票證券提供窗口。

如果行之有效,可以使人民幣更國際化地使用,而且股票市場與人民幣國際結算中心的功能可以相得益彰,這將使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更為牢固。但過度開放人民幣買賣,會否削弱港元的地位?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又能否支撐日漸龐大的交易量?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9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1月10日)《人民幣計價證券推動國際化》。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99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抗疫需要全民總動員

「買樓的上進心」:令人困擾的政府思維

「洪門宴」反映高官欠責任意識

西安防疫暴露五大短板 實現「第五個現代化」迫在眉睫

Omicron對民主的啟示

全球「打兩針」還需72億劑疫苗 中國扮演什麼角色?

MIRROR雄霸廣告界「一隊救全家」?廣告達人曾錦強:長遠打擊業界

Sony參戰智能電動車 未來汽車變娛樂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