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綠色能源科技」競爭 誰佔優勢?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因為氣候變化和新冠病毒大流行等原因,近年「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兩概念在企業界、多國政府、國際組織和科技界大行其道。其實在2015年,聯合國大會已訂立17個互相關連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擬定於2030年達到。

2018年,有泰國學者發現,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論文數目於2010年起激增,直到2015年上半年已增加了78.73%,共有533份論文,主要集中在四個範疇:可持續供應鏈和物流管理、可持續評估、可持續建模(sustainable modeling)和製造業科技。這反映「可持續發展」概念已與供應鏈、標準化、管理學、新興發展模式和科技息息相關。‬

綠色能源在全球能源板塊內的擴張已使它具改變國際勢力平衡和地緣政治的效果。(Getty Images)

過去十年,大概有四種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新興方略。首先是「循環經濟論」。第二個方略是「弔詭視角」(paradox perspective)。第三個方略是「表演性視角」(performative perspective)。第四個方略是「可持續性過渡」分析框架。

黃伯農將會於本文回顧過去十年在英語學術界的文獻發展,追溯概念起源及新理論發展,並透過探討中國和美國近年在綠色能源科技領域內的競爭,提出綠色能源科技和發展星際經濟(interstellar economy)才是通往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鑰匙。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3月28日)《「綠色能源科技」和「星際經濟」是通往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鑰匙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10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五十年不變」下半場需要一個怎麼樣的特首?

認真檢討第五波疫情教訓 勿再重蹈覆轍

不能忽略民眾困難 不要低估「中國式共存」難度

意在歐洲:拜登的老辣佈局

「綠色能源科技」和「星際經濟」是通往可持續發展未來的鑰匙

誰有擺脫俄羅斯的「底氣」?  歐洲能源基本盤一覽

俄烏戰下「斷氖」 晶片荒將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