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中國》:從地理科普訴說中國故事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中國地理科普著作《這裏是中國》繁體版早前在港出版。「香江閱讀論壇」去年底特地舉辦「重新發現中國之美——從地理領略祖國壯麗山河」講座,並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書籍作者耿華軍和香港地質學會副會長招侃潛等人分享如何通過廣大等地理視角和宏大等時間尺度,更好的領略錦繡中國,見識可能從未了解過的風土人情,在知識、視野與文化的浸潤中重新解讀中國,明白香港與國家、以及自己與國家的關係。

中國地理科普著作《這裏是中國》繁體版早前在港出版。(網上圖片)

中國是如何成為今日之中國的?六千五百萬年前,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撞,隆起了青藏高原,塑造了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為第一級階梯;海拔為1,000到2,000米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構成了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東,大部份海拔在500米以下,為第三級階梯,這樣的地形地貌進而影響中國的氣候、水系和生命。

《這裏是中國》一書便是以這樣的鋪排,為讀者逐層揭開中國的壯麗山河。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插入了大量的風景照片,包括365張自然圖片和53幅地圖,甚至還有3張最長可達1.8米的完整拉頁圖。書中的照片和形象的語言,把中國山川美景和人文歷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幅地圖就是一個故事,訴說着中國千年的成長與前行。

不過,耿華軍指出,地理科普不是只曬美圖、羅列考點,更重要的是讓讀者明白中國從哪裏來,將往何處去?「好的地理科普作品,可以激發人們對於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也讓更多的人理解環境與人類的相關作用。

+2

香港地質學會副會長、浸會大學地理系講師招侃潛認為,用科學知識理解山河地理是很好的認識中國的方法,除了香港本土的地理知識,更需要理解大範圍的結構,如此才能明白香港與國家、以及自己與國家的關係。人們對國家的感情問題,根本上來說是「國家與我的關係」問題。在學習成長階段,沒有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不明白國家的概念,不清楚內地與香港的關系,不知道國家有56個民族,就難以形成清晰的國家觀念。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只需要了解中國,對其他的地方一概不理,而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耿華軍指出,「地理是一門非常重視空間和時間的學科。它研究的空間非常廣闊,從一條溪流到一片大陸,到整個星球;時間上,數百年,數萬年,甚至千萬年、數億年的尺度比比皆是。」這種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大尺度,可以給人們一種「上帝視角」。「我想,這是地理角度看中國的優越性之一。」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11日)《站在香港看中國 重讀大地之理 認清「國家與我」》。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