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不是期望管理,是希望工程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李家超的競選辦主任譚耀宗先生在電視台訪問中說︰要管理市民的期望。管理期望這個說法是政治公關策略其中一個潛台詞,任何政治公關都需要有這種策略,但是香港的情況有些不一樣。老實說,香港市民現在對香港政府已經沒有什麼期望,所以李家超的競選政綱,與及當特首之後,需要做的是希望工程,製造希望,而不是管理市民的期望。

李家超說執政要結果為本,這是對的,因為讓市民看到有結果,才能開始有希望。下一任特首要做的是希望工程。那麼,香港人對政府會有什麼希望,有什麼期望?整個競選工程又應該如何做?除了去拜會選委之外,透過數碼平台去諮詢市民意見,收集市民訊息,也是很重要的。

特首是不是應該做一個希望工程的項目:透過分析香港社會大數據去了解香港市民目前有什麼希望,有什麼期望?例如在居住問題上,香港人希望有一個怎樣的指標和環境,如何能夠真正解決劏房問題?多少居住空間才算合理?每月花多少薪水在居住上才是合理?生活方面也是一樣,居住環境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社區?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是否應該鼓勵步行、踏單車,而不是有更多的汽車?

下任特首需要為市民創造希望。(Getty Images)

期望與希望很重要,沒有期望便沒有希望。期望不是管理,期望是大家創造出來的,所以李家超要創造期望,而不是管理期望。例如房屋問題,它不只是晚上睡覺的空間問題,它也是一個生活問題。李家超特首會否向新加坡學習規劃和房屋政策?從前新加坡學習香港,現在香港向新加坡學習,本身沒有什麼問題。政府不是說要終生學習嗎?終生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李家超必需要學習新加坡政府管治的風格。新加坡的管治風格由李光耀時期開始就是結果為本。例如要保育大樹,李光耀就會找專家去做一個保育大樹的藍圖,怎樣保育?如何保育?需要怎樣的樹木人才?他們會去培養,他們派人出國去接受訓練。於是新加坡有一個保育樹木的團隊、有一個統一整全的保育樹木目標,結果它能保育很多大樹。

香港政府不一樣,香港政府的樹木辦裏面沒有像詹志勇教授這樣的樹木專家。政府應該找詹志勇與嘉道理農場的專家為香港策劃一個保育古樹的策略,建立一個保育樹木的團隊,教育市民樹木對空氣清新及生活質素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保育樹木法》,不少先進國家城市均有訂立,唯獨香港沒有。

香港有一個樹木辦,但是路政署、運輸署、屋宇署、康文署、食環署,各自都有保育樹木的方法。路政署喜歡斬樹,於是路上多樹便會被斬。另外,發展局發出一些像「樹木有風險、定期要安檢」這種不正常的口號。

李家超的政綱如何可以展現結果為本,我們拭目以待。(中新社)

李家超的政綱如何可以展現結果為本,我們拭目以待。他會有什麼長中短指標?五年內可以達到什麼?公屋輪候冊的二十多萬宗可以解決多少?劏房問題如何真正解決?教育方面又如何提升香港年輕人的語言創意和體育能力?醫療政策怎樣改革?最核心的核心是如何改革目前「甩頭甩骨」的管治模式。到最後當然就是整個地區行政局面。

其實,李家超只要做一次「腦震盪」,把過去幾年來市民提出的各種意見和方向作出分析,便會整理出一套香港人對各項政策的需要,並以此發展出一個結果為本的規劃。

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也是新的開始。期望李特首不只是為選委服務,而是為全香港市民服務。他不應該用從前那種「口水式」諮詢,而應該用更科學、更有創意、更有深度的方法,和不同類型的專家學者們分析討論,發展整全的管治藍圖。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