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為何出現疲態?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近年歐美民主出現「疲態」,最明顯的徵狀是未能顧及民眾利益、不獲民眾認同。政黨本來是社會的黏合劑,但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繁榮不再,政黨要麼老態,要麼只懂開空頭支票,難再取信於民,任由遭身份政治主導的政治體系撕裂社會。這對香港是否有啟示?

長期專注於全球化研究的學者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在2017年以《民主疲憊》為題撰文,重點從「富裕社會」和「經濟主權」的喪失,解讀全球逐步離棄自由民主、投向民粹專政的現象。他指出,過去「民主共識」是建基於相對富裕的社會環境,不同選民之間願意共融商議,不需要政府積極管治;但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全球化洗禮,作為歐美民主基礎的「富裕社會」和「經濟主權」經已不再,國家愈來愈無能力回應及解決民眾的生計、經濟問題和階級焦慮;當下適逢互聯網及社交媒體日益普及,民眾日益習慣於在「同溫層」內交流,不同政治立場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外化為仇外、反移民、種族歧視,人們便把對經濟的不滿歸咎於多元紛雜的聲音和漫長的民主程序。

歐美注重競爭的選舉政治,並沒能過濾掉民粹。(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注重競爭的選舉政治,並沒有適當地過濾民粹,部份政客為求政治利益,反而鼓吹民粹以贏出選舉,結果造成經濟問題無法解決,社會又陷於撕裂之中,原本由國家與社會互相激勵、對話、互動的民主「窄廊」,被所謂的「抗爭」所置換。

被視為「民主燈塔」的美國是最好例子。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興起背後的「白人至上主義」,正是因為不少社會群體將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簡單地歸咎於「他者」——其他種族攤薄了福利、其他國家侵害了利益,結果原有的經濟民生議題全部變得「政治化」,不但未能得到妥善解決,而且後來更激化「國會山事件」、「反對防疫措施」等激進示威以宣洩不滿。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衝擊美國國會山莊。(Getty Images)

但民粹主義只是當下民主政治最為外顯的問題之一,政黨政治面臨的政治碎片化問題,同樣令人質疑歐美民主體制的有效性......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4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25日)《破除歐美民主迷思 探索香港選舉道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