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臨屋是解決短期劏房的唯一「結果」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公布競選政綱,房屋問題的解決似乎仍要等他上任一百日後才能知道佈局。為什麼李家超不重新啟動臨屋模式?那麼他上任第一天便可以開展。

臨屋這個政策是殖民地時期的德政。它富有彈性,找地後馬上以方艙或其他臨時房屋的模式興建,一百日後便會見,這是一種結果為本的模式。其實特區政府應該考慮讓臨屋成為特區未來五年的政策,而其目標是五年後,當政府興建公屋及房屋政策開始穩定下來的時候慢慢減少。所以李家超當選特首後,應該首先啟動臨屋佈局,半年內利用起方艙速度,興建二至五萬個單位。在十八區覓地興建臨屋,由房屋署直接負責。

這樣才是真正達到「結果為本」的施政目標。否則,即使成立兩個小組,如何加速?怎樣加速?若果做出來又像是以前一樣,所謂加速就只是政府官員眼中的加速,而不是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解決劏房問題既然是首要事務,就需要用臨屋政策,又或者利用酒店程序興建更多相關項目,鼓勵發展商改建工廈為優質劏房、人性化臨屋,也可以是一個選項。

李家超在4月24日探訪劏房住戶。(李家超Facebook)

另外,李家超提到讓輪候人士提早入住公屋,但市民擔心沒有生活配套。解決方法非常簡單︰政府重發小販牌、發臨時小販執照。在新型公屋未有足夠配套設施的情況下,容許流動小販與及食物車等服務市民。這也是「結果為本」的施政概念,就是要有靈活思考,不能夠只沿用過去政府做法,研究之後又研究、報告之後又報告;只花錢辦巨型基建工程,而不務實處理與市民真正相關的生活問題。

李家超這個政綱可以說是合格,但並未能真正提供結果和目標,說得很空泛。例如創科的目標是什麼?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文化之都的目標是什麼?想得到什麼結果?在他的政綱裏找不到,只有一些空泛的口號。這份政綱合格的地方是他比較誠實地說明了一個路線圖,即首一百日將會是李家超房屋政策最重要的一百日。但一百日之後,交出什麼功課?會不會又變成了另外一份劏房報告?會不會做一些隔靴騷癢,根本不能有結果的方法?

李家超在目前的政治形勢下提出了一份非常穩重的政綱,這個穩重方向雖然正確,但是否能夠去到這個方向?到達這個方向的結果又是什麼?香港人從中有什麼得益?似乎仍未在這個競選政綱裏看到。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