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中西醫醫療服務系統和策略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疫情近日有下降趨勢,政府也調整抗疫措施。社會抗疫氣氛也輕鬆些,情景與第五波未殺到時相似。但政府在此期間,有否吸取第五波疫情教訓,有否展開相關工作?

第五波抗疫工作,最令人詬病是部門各自為政,明愛醫院因病床不足,要病人在嚴寒天氣下露宿醫院,為什麼政府部門視若無睹?抗疫理應各部門都有責任,但感染者求救卻一等再等數日都沒有處理,過千間安老院、殘疾院舍一間間爆疫,住院長者求救無門,令人流淚。為什麼會這樣?

以上種種問題說明,政府應立即重組目前六七頭馬車、缺乏統整的運行系統。尤其是在長者醫療方面更應該整合。具體的做法是建立一個健全的全港長者數據庫,並應該有具體分類,結合醫健通醫療卡系統去統一整理,掌握長者的具體情況。

社會福利署在今次疫情中可謂最失職,因為它沒有進行有系統的分析和危機應變,以致疫情第五波爆發後束手無策,令長者傷亡慘重。社會福利署必須負上主體責任,亦應該要徹底反省。

政府應該成立一個專案小組,由政務司司長主持,主要的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和醫管局都為成員,即社會福利署署長、衛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中大和港大的醫學院院長,以及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都應參與,探討如何設立長者醫療服務系統和策略,在社區醫療,尤其是照顧弱勢社群、低下階層方面,如何營造一個整全的系統。所以民政署也應該參加。

建立了這個平台,才能發揮香港不同專家的效能。兩家醫學院都有社區醫療的專才和專家,他們可以協助政府制定策略。社會福利署更應該統籌所有醫護和護老院的工作。

在社區層面,也應該建立一個低收入住戶資料庫,尤其是觀塘、深水埗、油旺區等低收入人士聚集的地方,更應該加強。這方面房屋署也應該參與。抗疫過程突顯基層居住環境何等惡劣,長者更被犧牲。政府必須亡羊補牢,改革和優化香港社區醫療制度,建立一個更優質、更多可能性與及更乎合成本效益的社區醫療系統去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整合不同環節只是一個開始,長遠來說應該要有更具層次的分工,才能應對未來發生的不同類型的社會醫療事件。兩間大學的醫學院及浸會中醫藥學院也應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一起去談如何為香港中西醫應用與社區推廣、建立更好的基礎。這一方面,香港不應該依賴西方專家,而應該培養自身的專家。並應該引進中國國家級的中西醫療專才,才能夠知道如何應變和結合。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