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的「香港視野」難解台灣的集體焦慮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出席慶祝儀式,寄望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在台灣,二十五年來香港種種的政治動盪看在眼裏,不分藍綠都對「一國兩制」抱以負面和悲觀的情緒,也投射了自身在台海變局中的憂慮與抵制,形成了如今台灣社會多數對香港的觀點。「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恐懼感,依舊在政黨政治主導下的台灣發酵。

二十五年前香港正式回歸中國之際,當時《聯合報》、《工商時報》等幾家台灣主流媒體的社論,基本對於表達了同喜慶之情,也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寄予期待。經過二十五年兩岸關係與港台關係的起伏跌宕,以及香港內部政治運作的跌跌撞撞,如今台灣媒體和輿論處於另外一種不同的心境之中。

比如《聯合報》特意做了一整版「香港,下一個25年」專題,聚焦在「愛國者治港」原則出台後,香港掀起的人口出走潮。《中國時報》提出疑問,「人心回歸」將是一大挑戰。TVBS也做了報道,指七一關注度低,在台港人認為這一天「無意義」,只是「多一天假」罷了。官媒中央社更不用說了,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的專題幾乎都側重於香港政局的緊縮。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香港回歸25周年當天發文,表示會聲援香港的民主自由,「願終有一日,人們不是紀念香港回歸任何政權,而是歡慶香港終於回歸自由。」(朱立倫Facebook)

至於在政黨方面,國民黨發表了一篇措詞強硬的聲明,以「願香港回歸自由」為題,「願終有一日,人們不是紀念香港回歸任何政權,而是歡慶香港終於回歸自由。」這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聲明——「我們與香港民眾團結站在一起,並且聲援他們要求恢復被承諾的自由的呼籲」,近乎一致。從國民黨表態的方式看得出來,台灣政黨對於香港問題的看法,風向基本是跟着美國而走。

台灣解讀香港問題時既有一種基於「反中」心態的「惺惺相惜」,還有一種隔岸觀火的「蕭瑟寂涼」。如此矛盾的心理來自於中國崛起、中美博弈致使台海情勢升温,對統一的抗拒以及對「一國兩制」的惡感在政治人物「抗中保台」的操作下,站上了民意的最前線,同時將情緒投射到了香港回歸以來的政治變動,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統一壓力的集體焦慮。

台灣與香港縱然在性質上存在着諸多的不同,但從歷史脈絡和地緣視角來看,仍舊有着命運上的相似性。台灣和香港在戰後的發展,其實都搭上了冷戰這班列車,受到冷戰紅利餘蔭,特別是台灣承擔着政治與軍事基地的職能,熟悉西方的話語,但始終與一海之隔的彼岸有着難以推倒的隔閡。因此在世界新舊秩序激盪的今天,還是會選擇既習慣又熟悉的冷戰話語,以此應對無法調適的新局。

台灣陷在一個認知弔詭之中,既要向中國大陸表現強烈的「獨立」地位、不接受「一國兩制」套進台灣身上,又跟着過去的認識窠臼,時不時能從官員或輿論中聽到中共是「紙老虎」的說法,戲謔地認為「統一」或「武統」只是陸方在逞「口舌之快」。事實上,香港的經驗,本身就可以當作台灣重新理解中共的一面鏡子。

對台灣而言,香港這一路以來的變化絕非「事不關己」。當年歷經文革、腳步剛踏進改革開放「摸着石頭過河」的中共,在香港主權問題上都不可撼動,更何況是在其政經影響力與日俱增,將解決台灣問題擺進民族復興進程裏的今天。2019年習近平提出的「兩制台灣方案」即是一個指標,台灣問題被放在了中美高層接觸和對話的核心位置,不惜針鋒相對也要再三申明北京對台灣問題的底線與紅線;與此同時,對於台獨也擺出「精準打擊」的陣仗,並將之與台灣人民區隔開來,從「讓利」到「融陸」再到一步步鋪陳「統一後」的治理佈局,都說明了北京對於解決台灣問題,既有戰略耐心與戰略定力,也有着不容小覷的統一決心與意志。

那麼台灣兼具抗拒與擔憂的「武統」會否爆發,便取決於美國玩弄「台灣牌」到什麼樣的程度,以及台灣執政者一面倒「親美」呼應附和到什麼程度。一旦越過了「台獨」紅線,不可避免的終局攤牌也將擺到台灣人民的面前。倘若局勢惡化至此,香港此前的政治風波,社會已用了極大的動盪代價,「示範」了美國如何「口惠實不至」,台灣更應該引以為戒,展現真正的「主體性」與「自主性」,阻止自己成為被美國犧牲的砲灰。

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出席慶祝儀式,強調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美聯社)

回歸二十五年的香港,各界都在問,下一步要如何「開新篇」、「謀新局」;台灣則拼命地想從香港今日的局面,汲取恐懼、無奈、擔憂等種種負面元素,作為逃避統一壓力的擋箭牌。然而,台灣過去所倚靠的秩序與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香港早先一步走進了這場不可逆的變局,從而在大撕裂過後尋求和摸索重建集體共識之路。

整個世界「東升西降」的態勢,在俄烏戰爭之後看得格外明顯,儘管西方招兵買馬、重整旗鼓,但各自內部問題的空心化已在所難免,過去香港的動亂與眼前台海的緊張,都在暗示一個「新世界」的到來。台灣若是還停留在二十五年前的認知框架,甚至是冷戰時代的壁壘思維,除了意識形態的號召與站隊之外,還能夠為自己在時代洪流中,找到超越對撞和衝突的立足之地嗎?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4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7月4日)《固化的「香港視野」難解台灣的集體焦慮》。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