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班殺校潮再現 向外招生可行嗎?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教育局繼去年決定龍翔官立中學因為收生不足而跟九龍工業學校合併後,上月31日確認再有兩家津貼中學不獲教育局批准發展方案,其中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今年起停辦中一,閩僑中學則會尋求轉為直資或跟國際學校合併。事件再度惹起社會關注縮班殺校潮在中學以至教育界蔓延,業界最近重提以小班教學和引入境外中小學生自救。

縮班、學校合併、殺校潮早在2000年代的小學出現。至於中學,學生人數由2006年高位持續下降,惟在教育局的「自願優化班級結構」及其他保留班級、重置校舍等措施下,殺校規模沒有小學般大。2006/07年的官津和直資中學升至473間高位後回落,到2020/21學年減至451間。

教育局原先估計下一輪的結構性適齡學童下降在2023至2024年出現,但前年起的新冠疫情和移民潮,殺校潮警鐘提早敲響。前年10月的小一至中六學生數目較2019年9月減少2.4%,到去年9月較前年10月的減幅增至3.64%,即2.53萬人,相當於800至1,000班,當中高中和高小級別的流失量較多。不少教師和校長表示本學年中途退學的學生不絕,跌勢未止。

本港小一適齡人口下跌,加上受移民潮夾擊,令學校面對縮班殺校危機。(資料圖片)

學生人數跌 「BAND 3」學校難翻身

在中學方面,假設今年9月的新學年的中一生人口比去年9月再跌5%,大概就是5.5萬人,回到2016/17、2017/18學年的水平。當年中學可以捱得過收生低位,未來又可否捱得過?相信難矣,原因在於學生流失將集中於一般被稱為第三組別的中學。一來有指較多新來港學生就讀第三組別中學,疫情窒礙它們收生,二來移民潮令第一、二組別學校多了學額空缺,吸引部份家長趁機為成績較好的子女派位選填或轉校,第三組別更加乏人問津。

面對適齡學生人口下滑,小班教學可以穩定教育界人手和學校數目,亦可趁機提升教學質素。有意見指香港亦可開放給不同地方的中小學生專門來港就讀,較現時國際學校以照顧境外工作人口子女的安排更進一步。中學校長、教聯會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鄧飛月前倡議香港仿效新加坡和台灣,吸引內地、東南亞華僑以至區內不同國家的學生,賣點是文憑試獲國際認可和雙語應考優勢。這批學生可自資全費於私立和直資學校讀書,日後可視乎情況再擴展至津貼學校。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有見於深圳學額供不應求,遂建議香港吸納大灣區學生。另一組織教育評議會在日前也接力提出類似建議。

文憑試縱獲承認 難成吸引境外生因素

文憑試獲廣泛認受,但距離成為求學賣點仍有一段距離。論課程,若然是應考國際認可的課程和考試,或者偏好英語學習,境外學生大可選讀GCE或IB,而新加坡跟東南亞國家的距離較香港近,優勢較香港大。論讀書開支,香港的學習和住屋開支可能較新加坡相若,但一定較台灣高昂。如果學生——尤其是華僑——希望學好中文或運用中文考試,赴台成本會較輕。

再者,考評局計劃在2024年起容許考生在內地考文憑試,現時在與內地部門商討具體安排。成事的話,大部份考試毋須來港應考。更重要的是,大灣區正陸續開辦提供文憑試和國際課程的港人子弟學校。在疫情和社會風波後,網上不時有內地家長留言指正在或已安排把子女轉往深圳讀書。雖然人數難以統計,但多少反映內地人對香港教育環境不如以往般吸引。不無諷刺的是,當考評局和港式教育的品牌愈做愈好,某程度上會減少內地學生直接來港讀書的意欲。

香港毋須害怕競爭,教育事業可以在城市間百花齊放,學生可隨喜好和需要到不同地方讀書。不過,香港要認清自身優勢,教育當局若要開放學生來源,首要做的是降低來港學習和生活成本,例如在新發展區撥地興建宿舍,另外就是建立特有優勢,例如鼓勵學生留港升讀大學並發展商貿和生物科技等本地優勢產業,學校間要營造友儕網絡,助他們發展學業事業。

蔡若蓮對開放境外學生來源有保留,但即使政府接納建議,計及設施配套連同推廣工夫,隨時要五至十年,中間涉及太多變數......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9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8月8日)《縮班殺校潮再現 向外招生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