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藝術計劃:聘請超過五千人的藝術計劃?

撰文:思兼
出版:更新:

Art Express:

聯邦藝術計劃是美國政府從1935年到1943年推行的救濟政策。計劃聘請藝術工作者創作公共藝術品。此計劃影響深遠,開創了公共藝術的先河,並訓練不少人才,促使到抽象表現主義的興起。蘇聯比美國早幾年出現類似政策,亦為俄國當代藝術發展打好地基。

 

「政府應不應該出錢養藝術家?」在新自由主義的管治哲學下,政府應該不支持任何藝術,把他們都推出市場競爭(aka. 送死)才對。兩年前香港就有網民以此邏輯批評香港部分文學社團接受藝發局資助,如同領取文學綜援。同樣問題可以複製到作家、雕塑家、藝術評論者身上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回顧歷史,最輝煌的藝術流派通常都不乏政府支持。

 

聯邦藝術計劃是在大蕭條後推行的「羅斯福新政」的一環。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掀起經濟大蕭條的風暴。於1933年,羅斯福上任成為美國總統。奉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他,透過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刺激經濟。他上任後旋即開始推行針對窮人與失業者的救濟政策。當中,很多藝術家被視為失業人口。同年冬天,羅斯福先以週薪聘請藝術家。1935年美國政府推行更全面的藝術家支援計劃(Federal Art Projects),當中包含五項方向,包括「聯邦藝術計劃」、「聯邦作家計劃」、「聯邦史檔調查」、「聯邦劇場計劃」,以及「聯邦音樂計劃」。

 

「聯邦藝術計劃」全盛時期以月薪聘請超過五千人。他們的工作範疇廣泛,包括裝飾公共建築,製作各種刊物、海報;以及在沒有藝術設施覆蓋的州份成立社區藝術中心及畫廊。旗下調查團體網絡建國前所有設計,將成果集結成《美國設計索引》(The Index of American Design),是日後相關研究的珍貴史料。

 

在計劃推行的八年間,旗下的藝術家共完成海報、壁畫、繪畫等藝術品近450000件;粉飾了二千棟以上公共建築物。這計劃成果符合總監賀加.卡希爾(Edgar Holger Cahill)的哲學:這計劃能夠組織起來,不單靠個別的藝術天才,而是涉及國家全體的文化計劃。我們應該將藝術視為文化計劃中至關重要、能夠在不同場合運作的部分。藝術從來都不只等於稀有的、偶然的大師之作。事實上,這計劃所培養的人才促使到戰後當代藝術中心從歐洲往美國遷移。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流派要數由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領頭的抽象表現主義,他曾參與聯邦藝術計劃近4年。

 

類似的藝術計劃在俄國革命後的蘇聯亦出現過,在1917年成立的Proletkult(由「無產階級」與「文化」兩個片語組成),由人民教育委員會資助。在1920年的全盛時期有84000個活躍成員,在300間工作室、畫廊以及工廠小組裡創作。同年組織解散後Proletkult成為了運動,擴散到蘇聯主要的工業城市,工藝技術、繪畫和電影工作坊、戲劇、建築和攝影課程直接開在車間裡,運動與後來興起的未來主義與構成主義息息相關。    

    

由美國與蘇聯的例子可見,政策介入、藝術家的先鋒嘗試以及國家文化體系的建立往往互相影響。關於政策介入,其中的爭議常常圍繞「資金介入= 政府操縱」的漩渦當中。在物質條件支持與創作自主之間,藝術家可以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