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主義:我在畫我認知中的形式,不是我看到的形式

撰文:陸鹿
出版:更新:

Art Express:

立體主義一名,或應作立方體主義,當時的藝評人他們的畫作形容為由「小立方體」組成複合的焦點、幾何化的圖案,是立體主義畫作的特點代表畫家有畢加索(Pablo Picasso)、布拉克(Georges Braque)、賴熱(Fernand Leger)等

 

我在畫我認知中的形式,不是我看到的形式。

I paint forms as i think them, not as I see them.

——畢加索

 

當女朋友嫌棄我拍照技術不佳,沒有辦法拍出她想要的效果時,畢加索的說話能不能助我過渡時艱?答案還待驗證。但是,當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畫作首次在沙龍登場、讓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時,這就是他的解釋。

 

緊接著野獸主義,立體主義同樣興起於一戰前夕。若果將之稱為二十世紀以來影響力最大、最具革命性的藝術流派,相信不會引來異議。

 

現在的人再看立體主義的畫作,大概會對其中繚亂紛陳的線條大感疑惑,並且難以理解其偉大之處。立體主義的革命性在於, 他們徹底摒棄了以往西洋繪畫中的單點透視、單一時刻的呈現;改而引進複合的焦點,在繪畫中扭曲人、物的形態,模糊空間關係,混淆觀者的觀賞期望。畫家們在畫布上將人、物形態分裂再重組,意味著畫作不再只是對現實世界的次級重現,它獲得了另一重意義,意味著畫家主動回應世界的人造結構(artificial structure,英文原意為連接河流、山脊等的橋樑或鐵路)的誕生——繪畫不再是三維(現實世界)的幻象式再現,而是對二維結構獨特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當時攝影與拍攝技術逐漸進入觀眾的視野,面對一種更為高超、靈活的再現技術,畫家亦必須思考繪畫創作的獨特性為何。立體主義,正正是畫家們交出的答案。

 

也許將Cubism譯作「立體主義」,多少帶著誤導成分,「立體」的三維概念並非該思潮的探討重點。Cubism一名起源於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於1908年創作的一組風景畫,當時他被Salon d'Automne(即野獸主義舉辦第一次畫展的沙龍)拒絕提供展出場地;馬諦斯(野獸主義代表畫家)輕描淡寫地評論道,這組風景畫是由「小方塊」(petits cubes)組成的。後來藝評人Louis Vauxcelles承接著此一描述,繼續以「方塊」描述立體主義的畫作。由是者,Cubism的名字普及化,進入到英文世界。因此,Cubism的正確翻譯,應作「立方體主義」。

 

Houses at L'Estaque, 1908 布拉克於1908年所畫的風景畫,是立體主義Cubism命名的關鍵。

只要看看布拉克的風景畫Houses at L'Estaque(萊斯達克之屋),就能理解時人「立方體說」的原因。在布拉克的畫筆之下,空間中的坐標、房子、樹木的輪廓全部被幾何化了,所謂的三維立體空間的現實風景,轉化成充斥著幾何圖形的框界,觀看者也無法輕易地找到傳統畫作中的視覺消失點(vanishing point)。這種對風景的扭曲、視點的擴散,逆轉了歐洲藝術以往對風景畫的想像;此外,所有這些難以理解的幾何呈現方式,強調了畫家主體在畫作中的存在,繪畫的存在意義由從次等的「再現現實」中解放,作為一種人類精神的呈現而誕生。

 

布拉克以外,另一個更為著名的立體主義畫家,必須要數畢加索(Pablo Picasso),The Accordionist(手風琴家)是畢加索的早期立體主義繪畫嘗試。1912年,畢加索開始製造拼畫,以現成物如報紙、包裝紙等現實生活的「碎片」作為創作素材,在其上疊加繪畫。立體主義的拼貼作品致力呈現現代的生活形態,消費文化是當中最為顯著的題材。但其中的拼貼素材並非完全隨機——在報紙的選擇中,立體主義畫家對文章內容特別留意,當中多少反映了他們的意識形態。如在畢加索的相關作品中,他特別偏好巴爾幹戰爭的新聞——當時的畢加索與無政府者的圈子和卡恩韋勒(Kahnweiler )交好,他們都是公開的左翼支持者。

 

The Accordionist, 1911
Still-life with a Fruit Dish on a Table , 1914-15

立體主義的偉大之處在於,立體主義者的創作方式,為其後的創作者提供了重組現實世界的另一路徑。立體主義的成就絕不限於繪畫,電影、建築、家品設計等,都在立體主義中得到創作的養分。例如費爾南·賴熱(Fernand Leger,他同時是立體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的電影《機械芭蕾》(La Ballet Mecanique, 1924),即以立體主義拼貼藝術的理念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