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的作品我也有,宮津大輔從零開始建立藝術的家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55歲的日本人宮津大輔,是個廣告公司的普通小職員,每個月工資換算成人民幣才1萬多。
30歲那年,他開始愛上了當代藝術,湊錢買了一件草間彌生的作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擁有的當代藝術品超過400件,每件作品價格都升值了無數倍。但他一件不賣。

宮津大輔與夢想之屋(一条提供)

編輯:yali(一条)

他還邀請眾多藝術家好友為他打造了一個家,叫「夢想之屋」(Dream House)。草間彌生給他做了鏡子,奈良美智為他畫了屏風,島袋道浩為他做了庭院設計和牆紙,金氏徹平為他設計臥室...... 

整個房子的空間結構和外觀,也是法國藝術家多明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花了4年時間為他設計的。

15年來,他和妻子每天都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在一起,擁有價值數億的藝術品,但他卻說自己很窮,沒有什麼錢,每個月計算着發工資的日子,還房貸,要一直還到70歲。

夢想之屋內部(一条提供)

打工階層收藏家 A Salary Man

自述:宮津大輔

大家都認為,只有那種有錢人才有能力收藏藝術品。可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大學畢業之後,就在廣告公司上了20年的班,一個月的薪水才1萬元人民幣出頭(約一萬二千元港幣)。

到現在收藏了400多件作品,有很多都被借到世界各地去展覽。我一般不買太貴的藝術作品,像是畢卡索塞尚的畫,我這輩子也買不起,但和我同世代的年輕藝術家作品,我買得起啊。

20多年前,現在很有名的藝術家奈良美智、蔡國強、金氏徹平、島袋道浩他們,都還是默默無聞的年輕藝術家,但我喜歡他們作品,就借錢都要買他們的作品。

關於藝術收藏,我的理念是:一、買那些買得起的作品;二、努力學習和瞭解那些買不起的作品。
宮津大輔

拜託!請說出我買得起的價錢吧! A Price Affordable

1994年,我30歲,買了第一件藝術作品,是草間彌生的畫。這是一件她在50年代的作品。我第一次看到,就有種強烈的震撼感,有點不安,好像要被吸進到畫裏一樣。我想起了《2001太空漫遊》裏,男主角被光之漩渦吸進了星際之門的那個場景。

現在草間彌生已經90多歲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前衛藝術家之一。但在五、六十年代,性別歧視還很嚴重,草間彌生這位東方女性,已經在西方的藝術界闖出天地了! 

90年代,互聯網還很不發達,沒辦法在網上找資料,我就去圖書館。我在圖書館裏查到了7間有草間彌生作品的美術館,一個一個打電話過去問,可是都被拒絕了。只有一間美術館同意我的請求。

那件作品當時報價是50萬日元(約港幣3萬5千元),知道價格的那一刻,我在心裏重重地歎了一口氣,真是買不起啊。還好美術館主動說,我可以在夏季和冬季拿到獎金的時候,分兩次付清。

距離我買第一件作品,已經過去20年了。如今我已經收藏了400件作品,但我依然在每次詢問價格、等待答覆的時候,都感到緊張。心中反復默念:拜託,請說出我買得起的價錢吧!

因為沒錢,我儘量只買1000美元(約港幣7800元)以下的作品,但我也收藏過一件超貴的作品,是草間彌生的《無限的網》,當時是500萬日元(折合約港幣35萬元),比我一整年的薪水都高啊。

草間彌生作品《無盡的網》,1965年(一条提供)

但這件作品無限震撼我:嘈雜的、不知名的生命體正在作品中來回滾動。我在看這幅作品的時候,就好像看到一場叢林深處原住民的宗教儀式。忐忑不安,可是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去看它!

當時真的是沒錢,但又想買這幅畫。我拿出所有存款,賣掉當時剛學着炒的股票,能湊多少就湊多少,去找大田畫廊的主人,請他允許我分期付款。

1984年,宮津大輔(中間)在酒店打工。(一条提供)

為了還款買這件作品,我白天上班,晚上去酒店做兼職,可無論再怎麼打工,也付不起錢,最後只好向我的妻子、母親、奶奶開口借錢。她們很不理解,說我敗家子,亂花錢。 

有一天,我一邊看雜誌,一邊睡着了。過了一會,家裏的電話響了,我妻子打來電話,說媽媽和奶奶找我,家裏緊急開會。

原本不支持我的家人,突然決定為我籌款,讓我付清作品的款。我有點懵懂,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本雜誌正好翻到了一個貸款的廣告頁,我妻子看到,誤以為我要借高利貸,很擔心我。

就這樣,買作品的錢解決了!啊,一定有藝術之神在幫我!而現在這幅畫,說不好具體價格,但已經是價格上億日元了。

後來,這幅畫被借去一場草間彌生的大型回顧展展出,我帶着我的「債權人」 妻子、媽媽和奶奶,一起去看展覽。

這是她們三個人第一次看當代藝術展覽,看到我的那件作品在展館中,終於明白了我在當代藝術收藏中付出的心血,也了解到藝術品的價值。

把自己收藏的作品出借,也是一件造福社會的事情。

我的妻子現在也在學英語,桌上的文曲星(電子詞典)就是她的。但她中文也不錯,有中國藝術家來做客作品,她就幫忙翻譯,我的書在中國出版,也是她幫忙校對。 

宮津大輔和藝術家楊俊、李傑、田中功啟(從左到右)在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一条提供)

和藝術家交朋友 Friendship with Artisit

因為喜歡藝術,我交了很多藝術家朋友。理解作品的捷徑就是和藝術家交流。如果我對一件藝術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非常渴望能夠和創作者交流,我認識藝術家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去展覽開幕,或是去美術館聽藝術家講座,等講座結束後,鼓起勇氣去和藝術家交談,聊聊對作品的看法。

我沒辦法聽保羅塞尚、畢卡索和我聊藝術,但我可以和奈良美智、蔡國強、李傑聊他們的作品。

我的英語現在還不錯,就是為了能和喜歡的外國藝術家和畫廊聊天。我沒錢上英語課,就在手機上自學的,利用上下班在電車上的時間。

夢想之屋(一条提供)

夢想之屋,美夢成真! Dream House

2004年,我和老婆終於有自己的家了,我把這個家叫作「夢想之屋」。

說到這個家的來由,還是在2000年。一天早上,我在去上班的路上,路過了一塊空地上,地產中介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自由設計,美夢成真!」什麼是我的美夢呢,我靈機一動,心想,我可以找最喜歡的藝術家,來建造一個新房子啊!

自地、自宅、自建,銀行可以貸給我長期低利率的貸款,解決我沒錢的問題;有了一個家,讓老婆安心地住;可以和我最愛的藝術品朝夕相處,簡直完美!最後,這房子貸款了35年,要還貸到我70多歲。

房子的建築是拜託我的好朋友,法國藝術家多明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設計的。我們花了4年的時間,討論、建造。

1995年,多明尼克在日本的一家畫廊裏舉辦個展,作品很吸引我,我就去見她,我還買了一件她的小作品,慢慢地就成了好朋友。

那時,她還在給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的展覽做作品,建築元素非常強烈,和我的思路剛好吻合。我就一心想請她來設計我的家。她很爽快地接受了邀請。那時我都不怎麼會說英文,交流都是靠一本字典。

夢想之屋外觀(一条提供)

很快,我收到她的第一份設計草圖。粉紅和粉藍,是她最喜歡的顏色,但這兩種顏色會耐不住時間的侵蝕,容易褪色,不經髒。現在已經過去了15年,顏色都要看不清了。但這恰恰很迷人,是時光磨損留下的痕跡。

中庭是個3㎡見方的小庭院,日本多雨,四周的牆面全部設計成玻璃磚牆,可以用眼睛和耳朵一起享受雨天的樂趣。

夢想之屋內部(一条提供)

走廊玻璃磚牆的設計,晚上回家停車時,車燈的光線可以直接射入客廳,很像希治閣電影裏的氛圍。

在修房子的4年裏,我在公司是中層員工,工作很忙,我白天去上班,利用中午午休,帶着飯團去跑建材店。

居住功能上,按照我們的需求來;造型與色彩、建築材料的選擇上,聽她的。這個家建成的那天,我真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無論外觀、室內、軟裝,都是我最喜歡的藝術家朋友們的作品。

壁紙:鄭然斗作品

二樓樓梯上的壁紙,是韓國藝術家鄭然斗的作品《博拉美舞廳》(Borame Dance Hall),這件作品歷經了韓國光州雙年展,釜山雙年展和日本福岡的亞洲三年展,獲得了很高評價,現在到了我家。

原本在展出結束之後,作品就面臨銷毀的命運,我問他能否放在我家,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現在,每天早晚我上下樓,看到它都不由得很開心。

壁紙:鄭然斗作品(一条提供)

鏡子:草間彌生作品

因為草間彌生用鏡子做過一些作品,我當時就請求她,為我做一面鏡子。放在今天,我是肯定不可能提這個要求了,那畢竟是在15年前,她回覆說,那你就送面鏡子過來吧。

我就去商店選了一面嵌在白色鏡框裏的鏡子,給她送了過去。她先是把鏡框塗成了黑色,然後找出了做傢俱時使用的布料。她把那些布料都裁剪成小塊,拼接起來,分不清正面反面,很巧妙。

走廊燈籠:楊俊作品

藝術家楊俊是中國浙江人,從小就跟着父母移民去了歐洲,在奧地利維也納長大。國外的中餐館,和楊俊的成長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維也納,他就住在父母開的餐廳樓上。

他的作品很多是關於中國移民在1970年代的經歷,開餐廳不是因為他們的專業是廚師,而是求生的需要。

走廊燈籠:楊俊作品(一条提供)

和室拉門:奈良美智作品

日式房間裏的拉門,是奈良美智給我畫的隔扇畫。從最初他接受邀請到現在,已經13年過去了,終於,在2011年收到了這件作品。

客廳裏的書架:筱田太郎作品

藝術家筱田太郎幫我做的書架,直到我搬進來的第三年才完成。在那三年沒有書架的日子,50多個裝滿書的紙箱就一直堆在客廳裏,佔了一大半空間。

臥室的天花板:金氏徹平作品

金氏徹平幫我畫了臥室的天花板,每天醒來睜開眼看到,我都很開心。

我收藏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因為喜歡才買下來,根本不知道哪一件更重要,賣哪一件都不行。

我充分相信自己的眼光,在每一次挑選作品的時候都忠於個人喜好。所謂收藏家,就是肩負着把好作品世代傳承下去的使命,就是接力賽的交棒。

我沒有把藝術作品當成是私人財物,而是公共財產。

+1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