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六廠大型互動藝術《跡織繪》・用建築與藝術說本地紡織歷史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今個十二月,鋪天蓋地的活動席捲而至,當中有一件非常值得留意的,是位於荃灣的CHAT六廠(南豐紗廠)為了迎來開幕,展開一連串的冬季項目。這件事如何令到我們感到切身?原來,紡織業以至製衣、服裝零售於上世紀與我們上一代的生活息息相關。

你和我今天所住的地區,可能當年都曾興盛過這些行業。但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些種種都存在於歷史書當中,而要引起大家的關注,將歷史轉化成故事,最好或者是回歸本源,由口耳相傳,或親身體會。在六廠眾多的冬季項目當中,有一件大型互動公共藝術作品《Wavy Weaving Wall》(《跡織繪》),就集結了藝術、建築工程與紡織文化,是次特意請來其創作者——本地藝術家林東鵬與國際建築設計工作室COLLECTIVE,為大家講解這個作品背後的種種。

整件作品長23米、高4米,六千多執「布」都是人手鑲上去的。

問起每件藝術作品,大家都會好奇當初的概念是怎樣萌生出來的。原來藝術家林東鵬最初得知這個項目時,連六廠的天台都未建好(作品現永久放置於此),但由於六廠本身提供了很詳盡的關於本地紡織歷史的資料,而合作的團隊COLLECTIVE除了專注於建築設計,過去也參與不少藝術項目,所以三方合作起來一拍即合。作品的互動概念主要分三部分,首先是作品本身與環境的互動:天台位置很「應風」,與其視之為製作上的困難,倒不如將之融入作品,成就出這件「六千合一」的作品,並有著隨風飄揚的特性;此外,林東鵬有見於這一帶工廠林立,故特此用上更高飽和度的顏色繪畫,為灰濛的工廠區添上一點色彩。作品可以一塊塊拆下來、裝上去,就像一塊塊布拼合、紡織起來,而作品中間位置包含了公眾參與的元素,透過之後舉行的工作坊,參與者可以把自己的故事放上去,而觀眾則可透過QR Code收聽這些故事,所以這一刻,這件作品還是「未完成」的,或者說是沒有完成的終點。

「沙田藍」是為追溯沙田失落了的藍染傳統工藝。

回溯當初構想故事,也是最初融入的互動元素,林東鵬要收集不同的關於紡織或布料的回憶,而一開始也是問及家人、身邊的朋友,再以人傳人地推移出去,甚至在Facebook、以至上街收集故事。林東鵬認為這未必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會是最切身的方式去理解。此外,作品之所以「Site-specific」,不只是用上了「風」,原來天台的地面是斜的,所以創作風景畫時也非水平地畫。再說創作的元素,作品上有著很多地名集結出一幅風景畫,林東鵬指出這些都是紡織歷史故事的「提示」。由荃灣到長沙灣、深水埗等,是一條路也是一條由紗廠織布到製衣、批發、零售的脈絡。有些地名如「沙田藍」,林東鵬之所以加上「藍」字是因為想提起久遠時藍染是沙田失落了的傳統工藝。再下去銅鑼灣、西營盤等,如果大家住在這些地方,定必有興趣了解當地以前發生過的事吧。

+3

如果說作品想給予觀眾最大訊息,反而並非是歷史、資料、回憶等,而是「好奇心」。沒有好奇心,資訊硬推給大家也不會好好吸收。甫踏上天台,就見到偌大幅作品,遠看認得到大概是一幅風景畫,愈接近,倒是一步步地迎來作品不同的變化,微妙的隨風飄動,由靜到動,作品的細節例如小朋友的書寫、招牌的字、人物的動態、甚至是QR Code,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事物與變化,正是這件作品有趣之處。最後,林東鵬與COLLECTIVE不約而同地道出創作時的默契,例如林東鵬與COLLECTIVE的成員溝通時,不斷地聽到「結構」一字,雖是他們專業範疇的事兒,但就不可以融入自己的風格嗎?有見過林東鵬作品的朋友,會認得出他的筆觸、筆下人物的形態與有機的線條。而林東鵬是次特意用上不同的幾何色塊於線條背後著色,就像是拼合的布料。是次線條與色塊的結合,成為林東鵬嶄新的手法,卻啟發自COLLECTIVE,大家心領神會,正代表著藝術與建築的結合,當中還有很多不同的單位、團隊的參與,都是成就出今天這件作品的每一部分,有時候,創意就是這樣拼合而萌生出來。

《跡織繪》創作者——林東鵬(左)與國際建築設計工作室COLLECTIVE:創辦人兼總監吳家瑩(中)、總監林雪筠(右)

活動詳情:

《跡織繪》

日期:2018年12月2日起每日開放

場地:紗廠公園(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

《跡織繪》藝術家講座
日期:2018年12月15日
時間:3:00pm – 4:30pm
地點:CHAT六廠(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
免費入場|登記留座
林東鵬與COLLECTIVE創辦人兼總監吳家瑩及總監林雪筠將於藝術家講座分享創作概念及過程。

留位及報名

《跡織繪》工作坊
免費入場|登記留座
日期:2018年12月2日 – 2019年1月6日 (逢星期日)
時間:3:00 – 4:30pm (名額: 15)
場地:CHAT六廠
語言:粵語主持

詳情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