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意識形態》:伊格頓美學史論的野心與盲點|方川明

撰文:方川明
出版:更新:

作者|方川明

 

一些背景與前題⋯⋯

《美感的意識形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中譯本名為《美學意識形態》,下稱《美感》)是英國左翼學者伊格頓(Terry Eagleton)於1990年出版的理論專書。照作者的話,這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著作」,同時是「嘗試透過美學範疇⋯⋯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範圍更廣的社會、政治和倫理問題」。讀者難免起疑,因為美學(或說美感研究)是馬克思主義鮮有關注的課題。的確,一般馬派學者(及熱情的革命家)著眼的是實際的經濟問題、階級鬥爭和工黨運動等(唯物的)東西,賞析名畫之類的審美方法學固然沒有地位,或視之為資產階級的品味玩意而拋諸腦後。但也有學者不敢苟同(在此再不扣庸俗的左右派分類帽子了),他們把人類的審美活動歸結為意識形態現象,並加予分析與批判。譬如說,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區隔: 品味判斷力的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探究階級與審美之間的關係,並論社會個體的品味何以受社會地位影響(俗語說:屁股怎樣決定腦袋);以文化批判為志趣的法蘭克福學派(及其徒子徒孫),除了班雅明的著作外,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有一本藝術理論專書《美學理論》(Aesthetic Theory),還有比格爾(Peter Bürger)的《先鋒派理論》(Theory of the Avant-Garde);當然,少不了文化研究的開山祖師之一,來自英國的馬派文化批評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了,他以消磨讀者意志的晦澀筆觸,力證文藝批判之於馬派理念上的重要性,開闢了「文化唯物主義」之路。作為威廉斯的學生,伊格頓繼承老師的衣缽,埋首在文藝分析及意識形態批判之上。上面說到的,除了是戲謔伊格頓喜歡的「扔人頭、擲人名」的寫作手法外,也籠統地梳理出一支理論路線。那麼《美感》一書是依從哪一門路呢?

 

伊格頓:如何閱讀文學?讓馬派文學理論家來答你

 

美感的辯證法

基本上,伊格頓的進路是參照德國觀念論派(費希特、謝林、雅各比,還有沾半邊腳的席勒等人)對康德的三大批判之詮釋:表面上探索人類審美能力的《判斷力批判》,實質作用是撫平《純粹理性批判》的理性和《實踐理性批判》的踐行之間的深層鴻溝。若果說,純粹理性是無情的、抽象的,以及規範一切的可怕思維能力,實踐理性則是關注實然的、在地的,兼具能動性的身體;那麼,審美能力正是極妙的中介功能,因為它促使審美者從直觀的事物中看見隸屬理念範疇的美和崇高,而重要的是,上述過程未經任何思辨。換言之,可以從(被純粹理性排除的)日常感性之物發現份屬理性的超感觀物質,堪比道成肉身般神奇,並足以解決臭名昭著的主客分裂困局。由於康德拋出了無法穿透的「物自身」概念,因為認知主體永遠只能觸及被稱作「經驗表象」的皮相,換言之,康德式的認知主體一直在自娛自樂:通過認識看似外來的對象,(僅)得出是來自內在的各式(空洞的)知性範疇,其餘的東西只好扔進被稱為物自身、客體等盛載未知的回收筒之中,其中還包括(作為被認知對象的)認識主體自身。所以說,看似親密的自我、身體等,實在也是被認識的對象,固然是被排擠到客體的一方,故認知的主體只可捕風捉影。是故,伊格頓才在有關康德的章節中花盡筆墨、浪費了幾頁紙的篇幅,別具詩意地描寫自我、認識主體怎樣難以自明,相當冗長。重點是,審美理論可以讓哲學家及從屬的中產階級,重新掌握一直被理論排擠的身體,從中孕育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舉例說,市場上(有意無意地)流行多種「做自己、忠於自己」的商品宣傳口號,便是以身分認同來兜售貨品,借此生財。總之,(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伊格頓毅然走多一步,非但把美學觀和身體問題劃上等號,還以上述的種種作基調,重新審視盧梭、德國觀念論派、馬克思、叔本華尼采、佛洛伊德、海德格班雅明的審美(及身體)思想,形成美學的辯證法。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江先聲譯,《美感的意識形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關於上述的批評,是伊格頓有意無意的遺忘了笛卡兒。笛氏的我思,這一個橫蠻地否定一切雜質、撕毀自然給予的物質、社會身份,以及被抽空的純思主體,除了是主客分裂、思維與身體分裂等議題的濫觴,更是現代主義思潮和啟蒙運動的真正起點。換言之,遵照伊格頓的框架來看,笛卡兒是燃起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線之一。是故,與其迂迴地透過康德的理論,回溯法國啓蒙時期的盧梭及百科全書派諸將的觀念,倒不如直接從笛卡兒的我思作起點吧。另外,伊格頓對笛卡兒的莫視,可能來自我思主體的弔詭性質,可謂一張高深莫測的兩面刃:放在時代脈絡來看,一方面,它就像過去的資產、中產階級和農民階級一樣,否定了封建制度賦予的身份、種族、膚色、性別和年齡等界限,變成在金錢交易樞紐的自由買賣者;另一方面,它也像今天(後現代主義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的)的人類,否定了所有價值觀:宗教也好,道德倫理也好,(馬派學者抱持的)崇高革命觀都好,不一而足,繼而淪為自憐自艾、各自為政的社會單子(打岔一下,齊澤克特此寫下《神經質主體》(The Ticklish Subject),專門探討笛卡兒主體引起的種種政治問題,有興趣的讀者,一讀無妨)。

 

當今激進左翼政治哲學的主體規劃(三):齊澤克與犬儒意識形態

 

伊格頓筆下的馬克思

說來或許引人非議,但在本書中,伊格頓的確視馬克思為一名「美學家」,當中還包括尼采及佛洛伊德。當然,伊格頓是嚴格地遵循自己的思路:所謂「美學家」,實質是指關注被異化的身體的理論家(沿用伊格頓的說法,馬克思關注的是勞動的身體;尼采關心的是被道德和怨恨意識困擾的身體;佛氏則是研究被超我壓抑的身體)。根本上,《美感》一書,可歸結為對「什麼是意識形態?」的回答和理論實踐(難怪他在之後的1991年出版了《意識形態導論》(Ideology: An Introduction)一書,專門梳理此詞的學術源流)。先補充一下,雷蒙・威廉斯早已討論過「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及基礎」等傳統馬派術語的問題與不足,歸根究柢,它們既陳乏單調又自我設限,沒法好好為分析者掌握資本主義社會的複雜文化現象。故此,說來既可笑又可悲,若然分析的方法一直懸空(或成問題),馬派的文藝分析難免說得過去,更可能通通報廢。由此,與其繼續拘泥於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原文字眼,伊格頓試圖回到現代主義思潮的起始,尋根究柢,探究各路哲人用以填補主客分裂的那一塊幽魂似的木塞:審美的、身體的理論。更甚者,對於伊格頓來說,他的筆下馬克思早已按照此理路,以美學角度批評資本主義的種種了: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是以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美學家的措詞,恍如美學現象的字眼描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筆下追求的)自我為因、不停增生的資本,伊格頓進而認為,這裡不但牽涉康德美學中的數學崇高觀念,還是黑格爾的「壞之無限」概念(概言之,真的無限是超越故有的界限,當中可涉及量變質、質變量等的辯證發展;壞的無限是以疊加的形式,在既有限制的框架下,不停地複製自己,尤如鈔票印發機)。然後,伊格頓認為馬克思追求另一種美學崇高,以此消彼,取替資本的壞無限:是一種解放人類身體的美學現象,據說是召集所有人的整體觀念,不僅是活人,它還貫切歷史的一切,包括歷史巨輪輾過的沉積亡魂,猶如班雅明在〈歷史哲學綱領〉提到的復仇天使

 

《資本論》百年變遷與當代反思(上):從政治聖經到學術偽書

 

伊格頓犯了兩項毛病。第一,既然哲學家的美學觀念是一種意識形態,以填補空想理論及實際階級位置之間的不對稱空隙,那麼伊格頓精心塑造的「馬克思的美學觀」便不容忽略,也應歸類為意識形態,並加以審視,但伊格頓止步了;換言之,伊格頓的邏輯就像列車系統忽然短路,在路軌上停滯不前。第二,與其說資本是(康德美學上的)數字的崇高,同時是(黑格爾筆下的)壞的無限,倒不如說資本的運作邏輯更貼近絕對理念。從資本主義制度誕生以來,資本不停增生,它借助資本家的肉身四處投資、融資,侵蝕全球人類社會的每一角落,瘋狂地自我膨脹。馬克思在龐雜的《資本論》第一卷中,刻意仿效黑格爾的筆觸,並以《邏輯學》裡的各種單元及質量概念,生動地描繪貨幣概念的演化過程(或準確地說,不斷地自我揚棄的辯證發展):如何從單對單的以物換物經濟系統,發展成象徵抽象的交換價值的紙幣、股票或債券。儘管馬克思向讀者剖白,說自己只是蠢笨地模仿大師的手筆,但我們千萬別視為單純的文學修辭問題(補:阿圖塞曾要求學生跳過上述章節來讀《資本論》,否則會飽受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毒害):反之,馬克思直白地告訴我們,資本早已達致絕對理念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故此它能深入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此,馬克思本人比伊格頓筆下的美學家馬克思更勝一籌,因為他起碼客觀地描述了資本的真相:它沒有被簡化成震撼審美主體心裡理性法則的美學現象,而是(人類寄生其中的)能動的、實然的絕對主體。

 

總結,和一些補充⋯⋯

總括而言,《美感》一書洋洋灑灑五百多頁(商周出版社的中譯本),涉獵的人物和概念之多,寫來確實不易。儘管偶有佳章,書中的意識形態分析方法也銳意創新,但伊格頓既未能一以貫之,亦沒法好好說明美感意識形態與歷史政經關係的互動。最後的一點補充,是在本書的〈導論〉中,伊格頓提到葛蘭西的《獄中札記》對後結構主義學者 Paul De Man 評頭論足,稱對方為「意識形態的學術賣辦」云云。眼利的讀者應知道,兩者為不同時代的人;難道正受牢獄之災的葛蘭西,超越時空得知 De Man 此君?筆者原以為是中譯本的錯譯,但後來經朋友發現,《美感》英版原文也有同一句話。是故,未知是英式幽默,或是伊格頓無故寫錯了,總之,實情是葛蘭西與 Paul De Man 沒有交集,讀者們務必留意。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app.link/cTGh7iIc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