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政治與人生 - EP11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有關靈魂圓滿的學說,其實柏拉圖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論述。首先,在創造主創造的一切生物中,人是萬物之靈、天之驕子,這因為人有理性靈魂。對於這點柏拉圖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Socrates)一樣深信靈魂具備至高無上的重要性,但除了相信以外,他更想證明這一信仰的正確性。所以柏拉圖把他的「理型說」與畢達哥拉斯派(Pythagoreanism)的神秘主義結合,為「靈魂至上」提供了一種形而上學的基礎。正如他理型世界與感官世界的二元劃分那般,柏拉圖也截然分明地規定了靈魂與肉體的區別,靈魂是不可見、不朽乃至永恆存在的;而肉體則是可見卻暫時存在的。

 

(前文提要:柏拉圖:理型與洞穴

 

靈魂不朽和靈魂三分

 

對於靈魂的解釋,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靈魂三分說」,即人的靈魂包含著理智、激情及慾望。理智能令人進行思考和推理,代表了靈魂純粹的理性部分;激情是介乎理智與慾望之間的角色,柏拉圖稱其為「理智的天然輔助者」;慾望的本性是非理性的貪婪,人類以其感受愛、恨等物慾。當靈魂內部慾望及理智產生分歧時,激情願意站在理智一邊,但如果理智沒有經過高尚的道德教育,那它就會敗壞且與慾望結合反對理智。柏拉圖堅信在靈魂的三分法中,理智應該扮演最高的領導地位,慾望及激情應該服從理性。只有這樣靈魂才是純潔高尚的,才能有真正的愛,並且意識到美和善本身。這種靈魂發展的學說不僅在他的「理型」概念中得以發展,更影響了柏拉圖的美學、倫理及國家政治學說。

 

人生最高的善

 

在柏拉圖看來,宇宙在本質上是一個合乎理性的體系。精神、理性是崇高的,理想的國家和社會以及真正的幸福必須是由理性主導的,是善的、有道德的;而真正的德性必須超越感官世界,根植於理性。基於理性,柏拉圖的倫理學說集中討論了「善」以及「惡」的問題。他堅信「善」是人的最高道德觀念,也是靈魂的最佳狀態,人類一切道德教化的努力,都是試圖靠近這個至高的「善」;而我們的肉體在塵世間的需求和貪慾是一切苦難和罪惡的原因,沉迷在感官世界使我們逐漸遠離了「善」。正如《高爾吉亞篇》(Gorgias)所說,柏拉圖認為惡是靈魂的一種疾病,而這種疾病必須用哲學去醫治,也只有在靈魂達到和諧狀態時,即是內在理智領導其他兩者的正常狀態,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善」。

 

城邦正義說

 

在個人層面,柏拉圖認為最高的道德狀態即是「善」;而若是要落實在社會及國家層面,「正義」就是人類道德狀態的統攝,也是柏拉圖畢生追求的理想社會的立足之本,他的大作《理想國》(Republic)就希望鼓勵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努力追求正義王國的建立。柏拉圖明確提出,他想要建立的理想國度或是城邦,其目標是為了全體公民得最大的幸福,因為如果整個城邦國家得到和諧發展和良好治理,那麼國家中各個階層的人都會得到自然賦予他們的那份幸福。也即是說,他們在除了實現內在的「善」這份幸福之外,也會從理想社會中得到外在幸福。在這點也可看出,柏拉圖的正義觀由兩層含義:其一,「正義」即是人類內在的「善」之體現。是當理性處於統治地位時,人類靈魂的最佳狀態;其二,正義也是外在的實踐和行為。正如《理想國》所說「實踐做好事能養成美德」,他要強調只有做正義的事時,才能成為正義的人,只有正義的人團聚在一起,才可以建設正義的國。

 

三重階級和哲人王

 

我們可以說柏拉圖筆下一個城邦國家的正義、德性,不是單純從人的內在靈魂推論出來,而是要通過城邦公民的行為實踐去達到。在這個實踐的維度上,柏拉圖又提出了社會分工的國家論,他強調社會每人需專司其職,以使手藝更為精熟,產品更多更好,而人們互相交換和分享產品正是建立城邦國家的目的之一。滿足了這些生存需求之後,柏拉圖繼而提出要有「護衛者」的出現,他們需要抵抗和驅逐入侵城邦搶奪資源的敵人,保衛城邦市民的生命財產;當然,一個城邦除了市民和軍人,也需要一個領導,這就孕育了「統治者」的出現,這個統治者既要有保護國家的智慧及能力,同時也要在任何時候維護國家的利益。

 

正如《理想國》形容的,「最願畢生鞠躬盡瘁,為國家利益效勞,而絕不願做任何不利於國家的事情」。柏拉圖所建構的一個理想城邦,正是由商人和勞動者、軍人護衛者以及國家統治者三個階層結合而成。而為了順利地培養城邦的公民能夠在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為國家效力,柏拉圖提出了人才的教育制度,簡單來說,他的教育模式是從循序漸進,從具體到抽象的,他要求城市公民從小學習具體的知識,比如音樂、體育、數學等,而且需要結合實際的社會鍛煉。在他們經歷全部教育課程,再選拔其中知識豐富、天賦聰穎的人選,讓他們繼續學習辯證法及高等教育,讓他們能夠體悟「理型」這一形上學概念,經歷完這些鍛煉還能留下的,就已然是城邦統治者的天然人選,也正由於他們在最高的哲學教育裡脫穎而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必然是一個思維敏銳的哲學家,柏拉圖「哲人王」的政治理念即是由此而出。至於在教育體制中被淘汰的公民們,則也應該在社會中尋找屬於他們的適當職位。

 

柏拉圖的《理想國》以蘇格拉底與各人的對話寫成,是他對於城邦和世界運行方法的理解與想像。至於柏拉圖式的愛情——其實這名稱只是以柏拉圖的名字來命名,而且是由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柏拉圖主義者馬爾西利奧.費奇諾提出的。柏拉圖提出Eros,純愛,是指人喜歡完美、良善與追求理型。

 

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是柏拉圖在《理想國》裡提出的最重要概念之一,他在第五卷指出管理階層要由具有適當才能美德的人中選出,男女一視同仁。而「適當才能美德」,其中一點就是必須要精通哲學。當然,在他眼中懂得哲學的標準非常高——統治者需要由衛士(柏拉圖眼中保衛國家的階層)中選拔,繼續接受天文學、數學、辯證法、哲學等等訓練。還需要到社會各階層獲取工作經驗,有政績者才能擔任統治者。同時哲人王需要過公社生活,共有婚姻與孩子……基本上是「我為人人」的概念。但最主要概念的是賢人政治,這一點與中國諸子百家追求的概念有些共同之處。

 

四樞德

 

《理想國》第四卷裡,柏拉圖提出智慧、勇敢、節制、正義四樞德,又將城邦分成統治者、衛士與工人三級,分別對應前三種美德。他指出城邦裡這三個階層能得到這三種美德,整個城邦就能達致理想中的正義狀態。在日後的基督教神學裡這四樞德被歸納進教義裡,再加入保羅提出的「三超德」信、望、愛,成為基督教的教旨。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大抵就在政治理論和道德教育這兩點劃上了句號。從理型、正義到公民社會和理想城邦,柏拉圖於哲學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築基作用,許多人都說,哲學其實就是一門對於柏拉圖思想的無限詮釋,他之後的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新柏拉圖主義(Neo Platonism),乃至啟蒙運動時期的笛卡兒(Rene Descartes)、康德(Immanuel Kant)、柏格森(Henri Bergson)甚至到現代的巴迪歐(Alain Badiou)等,無不是以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為根基,再有所延伸下去。

 

(下回:亞里士多德:邏輯作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