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培:當理性釜沉後,哲學始萌芽

撰文:慕尙藍
出版:更新:

沙特(Jean-Paul Sartre)曾經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中為存在主義下過如斯的定義:

「有兩種存在主義者。一方面是基督教,其中我將提出雅斯培與馬塞爾,這兩人都自稱爲天主教徒。另一派則是存在主義的無神論者,其中我們必須提出海德格和法國的存在主義者以及我自己。他們的共同點則是他們都認爲存在先於本質。」

且不論後期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否在有神論和無神論之間搖擺不定,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雅斯培——那位1969年今天逝世於瑞士的基督徒存在主義者。

海德格:為什麼要有東西存在,而不是空無一物?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1883-1969),早期從事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後期偏向探究「人」與「存在」之歷史根源問題的哲學理論。在《理性與生存》(Vernunft und Existenz)、《歷史的目標及起源》(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哲學信仰》(Der philosophische Glaube angesichts der Christlichen Offenbarung)等後期著作中,雅斯培也把自己的哲學內容正式總結成「信仰」和「超越」哲學。

雅斯培《歷史的目標及起源》(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

雖然後世認為他的思想並沒有走出同期海德格的存有論系統,但實際上雅斯培在當時歐洲學術界的地位不亞於海德格,他做過哲學重鎮海德堡大學的校長,甚至在二戰時期因為對納粹政府的堅定態度而有著「知識分子的良心」這一美譽。他也是一位聲名顯赫的哲學教育家,其著作《大學教育的理念》(Die Idee der Universität)對日後大學教育制度的管理和分科影響深遠,而諸如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和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等哲學家都在當時旁聽過雅斯培的課,其中鄂蘭在遠赴美國之前甚至是雅斯培指導博士論文的學生。

科耶夫:影響一代法國哲學的神秘學者

安身立命之學

與同期流行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們一樣,雅斯培也反對「人」有著類似黑格爾(G. W. F. Hegel)所說之「精神」這一必然的本質;反之,人是一種隨時在改變的存有者,也因此不能加以定義。雖然不能定義,但人所生存的處境及還是可以描述的。在雅斯培看來,人一方面生在自然界當中,是生物的一種,即是所謂「自然人」(Der natürliche Mensch),但另一方面人也生活在自身所創造與改變的歷史當中,是一個循環前進的「歷史人」(Der Geschichtsmensch)。正如雅氏在《時代的精神狀況》(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一文中提到,「人」之所以為人,最為特別的一點是會對現狀不滿,從而企圖改變現狀,創造新的價值,變得和過去的存有形式不同。所以人生是一個不斷追求、創造的過程,人一直在追求自身所需的慾望,但慾望總是無止境的,人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雅斯培覺得每當人遭遇慾望之不可達成時,便會開始思考、反省,並展開關於內在自我的追尋。

雅斯培《時代的精神狀況》(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

如果說海德格哲學的起點是「向死亡而存有」,那麼雅斯培的起步大抵就是「向挫折而存有」。「挫折」正如「死亡」一樣,是人遲早需要面臨的境遇,所以人面對挫敗時所把持的態度,也是雅斯培的存有論最為關切的地方。因為宗教信仰,所以他的哲學系統中一直保有超越界或是「神」的絕對地位,雅斯培認為在面對界限處境的時候,不應該停留在虛無且消極的逃避態度,失去人不停追逐慾望的旺盛生命力;而是應以生命力來追逐那神秘的超越界,進而拋開經驗世界中的「世界存有」(Weltsein),上達超越世界而體察真實的存有。所以雅斯培存有論之基本出發點是一套安身立命的哲學,彷如其他存在主義思潮的哲學家一樣,他的關注核心是個體、群體之「人」的生存問題,人是如何從歷史中生活下來,又要在未來如何生存下去?人要如何才能生活的更有意義?這兩個根源性的思考正是理解雅斯培哲學的兩板叩門磚,從而通向他思想體系的最終祈響——「超越界」(Transzendenz)。

統攝者的信仰呼喚

海德格曾經說過,西方哲學的道路似乎走入了歧途,「存有」的問題從亞里士多德之後就身陷囹吾,所以海氏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區分開「存有」(Sein an sich)及「存有物」(Seiendes),而雅斯培的哲學思想也幾乎和海德格脫不了干係,他點出哲學史過去的形上學試圖把「存有本身」當作「存有物」進行思考,而在這種思維傾向下,「存有」變成了一個被認知的「對象」(Gegenstand),或是一個與認知主體相對的「客體」(Objekt),存有和人之間的關係處於一種割裂的狀態。雅斯培認為,只要人處在清醒的、有意識的時候,那麼這種割裂永遠不會消失,他稱之為「主客的分裂」(die Subjekt-Objekt-Spaltung)。

只有消除了這種分裂之後,才能如雅斯培所言真正躍向超越界,哲學的任務以及意義就在於指導人盡量往主客合一的方向靠攏。所以在雅斯培那裡哲學絕不是知識的體系,而是信仰的表現,這個信仰不意味著皈依或服從某種教義體系的權威,信仰在於思想家自身同其思想合為一體。就是說,信仰既不單是主觀信仰行為也不單是客觀信仰對象,而是主客統一的無所不包的現實,有此信仰即是主客之統一的「一者」(das Eine)。雅斯培以「統攝者」(das Umgreifende)這個概念來命名經歷哲學信仰過後的狀態,它不是傳統思考中的主體或客體,而是是囊括主客二者的「整體」。雅氏在《哲學入門》(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一書中即提到,「透過對象性的思考,去獲取指向非對象性之統攝者的標記」,這即是說「統攝者」與「存有本身」一樣,是為整體而不是單一性的客體或對象。「統攝者」似乎根本不是言語所能表達清楚的,因為其本身已經包含著若干的神秘色彩。對於雅斯培來說,哲學即信仰,如果說生存與超越界的相互關係是貫穿雅斯貝斯全部哲學的根本思想,那麼表現這一關係的概念就是「統攝者」,當我們上達至統攝者的境界時,超越界的大門即會真正的開啟。

雅斯培《哲學入門》(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從歷史到超越的永恆體驗

哲學上有些恆久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過時。在每個時代有些哲學問題都會周而復始地出現,提出可能不同的回應。在雅斯培看來,宇宙間一切事物、先輩哲學家的偉大思想,都是指向超越界的密碼,可以答復許多關於超越界的恆久哲學問題。所以哲學的終極問題是把存有的現實當作超越界的密碼加以解讀(chiffre-lesen),統攝者的意義也盡於此,這種密碼解讀同時也導致人存在意識的轉變。所有人必須作出自我選擇和自我抉擇的內部溝通,沉浸在統攝者「主客一體」的冥合之中,才能從客觀經驗世界中諦聽到超越者的言語。當雅斯培在《時代的精神狀況》以及《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到「軸心時代」(Achsenzeit)和「四大聖哲」的概念,孔子、佛陀、耶穌等智者和智慧時代的啟示,都在於作出了一個「敬畏超越」的統攝者表率。

雅斯培的哲學很難用兩言三語徹底梳理整齊,但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他的智慧:哲學始終是自我設定的東西,它直接與神性相聯繫;哲學思想永遠根源於個人的自由創造。他也許會把哲學信仰比作一種理智冒險,即以無限可知的慾望,勇敢地躍向現實存有之外的超越界。

_________________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世界。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