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魔幻寫實?那就是現實,比虛構更精彩

撰文:胡雅雯
出版:更新:

「要麼寫作,否則我將死去」——懷著此般渴望,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一生關注拉丁美洲現實,圍繞孤獨、愛情、死亡的主題,寫下《百年孤寂》、《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苦妓追憶錄》等著作。他被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譽為「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除了寫作大量中、長篇小說,馬奎斯亦撰寫了多篇政論、文藝評論和劇本。2014年的4月17日,馬奎斯因肺炎在墨西哥城逝世。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8年3月6日,馬奎斯生於哥倫比亞一個盛產香蕉的小鎮阿拉卡塔卡(Aracataca)。他在外祖父母的宅子裡降生,這裡給了他生命最初的庇護和文學創作最初的啟發。馬奎斯曾說:「我無法想象還有哪種家庭環境更適合培養文學志向。」

哥倫比亞小鎮阿拉卡塔卡(Aracataca),因馬奎斯在此出生而聞名

兒時,外祖母給他講述自己眼中的魔幻世界,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他的認知方式,使他思維領域中的虛構與真實、幻想與感知之間,不再絕對對立。外祖父則向他描述血腥的戰場,帶他走進悲慘的成人世界。而與外祖父閒逛的時光,更令他沉醉於大千世界的新奇,《百年孤寂》那為人熟知的開篇,便來自外祖父帶著他第一次將手放在冰上的經歷。大人間的談話是馬奎斯最好的靈感來源,他將聽來的話「拆散打亂,隱去出處,再說給大人聽」,令他們無不愕然。也是在那裡,他被舅舅私生女的童書勾起了最初的文學興趣,也因為被拒絕翻閱書而體驗了「身為作家最初的失落」。馬奎斯在這座給予他無限回憶與靈感的宅子生活了八年,後隨家人遷往首都波哥大。

西班牙文《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五十週年紀念版

信奉革新主義的左派

馬奎斯一生信奉左派革新主義。中學起他便酷愛文學,瀏覽世界名著;1947年,馬奎斯進入大學開始學習法律。一年後的「波哥大事件」成為馬奎斯的人生轉折之一。1948年4月,哥倫比亞當時倍受歡迎的自由黨總統候選人荷希・埃利塞爾・蓋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在波哥大街頭遇刺,城市隨即陷入混亂,黨派鬥爭激烈,幾千人死於非命⋯⋯親歷事件的馬奎斯目睹了波哥大的暴力時空,亦促使他進入自稱為「世上最好的職業」——新聞業,成為一名記者。

遇刺的哥倫比亞自由黨總統候選人荷希・埃利塞爾・蓋坦(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

當時,《觀察家報》副刊主編薩拉梅亞・博爾達是哥倫比亞先鋒派文學的創始人,在他的引導下馬奎斯走上文學道路並從法律系輟學。五十年代中,馬奎斯被派往歐洲,除了撰寫新聞,主要創作小說及電影劇本。歐洲任職期間,他曾三赴東歐,在探訪了冷戰時期的東德、蘇聯、波瀾、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家後,撰寫了《鐵幕後的九十天》(90 Days behind the Iron Curtain)。儘管支持社會主義,但他仍感受到東德的「空虛感覺」和蘇維埃經驗中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無法被簡約成簡單的配方,在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宣傳中兩者擇其一」。

馬奎斯《社會主義國家之旅:鐵幕後的九十天》(De viaje por los países socialistas: 90 días en la cortina de hierro)

他的政治傾向也在創作上顯露無疑,在訪談中他曾談到,自己內心深處堅持兩條信念:一,優秀的小說應該是現實的藝術再現;二,人類最接近的目標是社會主義。

魔幻/寫實:拉丁美洲的孤獨

提到馬奎斯,沒有人不想起他的《百年孤寂》,即便有沒有讀過或讀完。上個月,Netflix 宣佈要將《百年孤寂》改編為劇集,引發熱論。在這部巨著中,馬奎斯創造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馬貢多(Macondo)。書中,時間的擺錘在馬奎斯的敘述中來回擺動,使作品呈現出非線性的時間觀和宏大的時間跨度,講述著一個家族的衰敗和那片神奇土地上永恆的孤獨。

馬奎斯《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初版封面

《百年孤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其魔幻寫實主義(Magical realism)的寫作手法。事實上,馬奎斯並非開創這一流派的作家。早在1925年,德國藝評家弗朗茨・羅(Franz Roh)研究後期表現主義繪畫時,就曾寫下《魔幻寫實主義、後期表現主義、當前繪畫上的幾個問題》,「魔幻寫實主義」一詞首現於此。它不僅是文學流派,亦在一戰後歐洲、美國、拉美地區的繪畫藝術和文學上都有反映。直至二戰後期,由於西班牙語拉美文學崛起,魔幻寫實主義文學開始興旺。它吸取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充滿幻想、想像,並以其打破人們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界限;內容上常反映拉美黑暗、鬥爭的現實與苦難。然而,馬奎斯本人並不認為自己寫的是魔幻,他認為「那就是現實」且「現實比虛構更精彩」;他的創作除了源自兒時外祖母講故事的方式,亦深受卡夫卡、吳爾芙、福克納等作家的影響。

1982年,馬奎斯獲授諾貝爾文學獎

小說中那亙古的孤獨,某種層面來說,體現著人生的重複與虛無。而在諾貝爾獎獲獎演說〈拉丁美洲的孤獨〉中,馬奎斯更向世人道出拉丁美洲孤獨的癥結所在:在論及拉丁美洲殖民史和戰亂、傷痛的生存現實後,他指出,其孤獨的癥結在於「沒有足夠的常規手段讓人們相信我們生活的現實」。他希望殖民者徹底修正對待殖民地人民的方式,因為拉丁美洲「沒有理由成為他人擺佈的棋子」,應有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自由。這種反抗精神,或許就是為何他的作品能夠「在令人毛骨悚然並感到生動與真實的同時,卻表現出一種生命力」。

延伸閱讀──再讀《愛在瘟疫蔓延時》:瘟疫是愛情的隱喻|胡雅雯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