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精神病是大腦問題?還是因創傷經驗?

撰文:望萬里
出版:更新:

上篇文章講過以《DSM》一書為首的全球精神醫學體系,只為「反社會人格」等徵狀分類,卻無法釐清到底哪些徵狀才算是精神病。撇開徵狀與精神病疾之間的關連問題,就如所有身體的疾病,要治療,了解病因對於是必須的,而這也是《DSM》無法提供的。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到底誰有精神病?有精神病又怎樣?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反社會人格」 原來出自一本書?

【以下內容包含《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少許劇情,敬請留意】

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文承泰似乎在有劇烈的不快記憶之前,就先天地患有自閉症;相反男女主角為何有精神痛苦,則有相當多的描寫與鋪陳,連結到他們兩人的童年經驗、與雙親之間的關係與記憶。「沒關係精神病院」中的病患,過去亦有創傷的經歷。

這些情節的背後,其實是精神醫學史之中一場最激烈的爭論:精神病是出於生物、化學缺陷,還是由經歷與經驗所致?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截圖)

在生物性中找精神病因

從前對於瘋癲的宗教解釋現在幾乎已經退場,這種觀點認為瘋癲或有精神病徵的人,是因上帝干預、魔鬼附身或受到魔女的詛咒。

但從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開始,就已經有生物學的解釋,試圖在物質,即人的身體中找尋精神病的病因:例如他稱外部環境與個人的內部因素會影響體液流動的平衡,失衡就會引發心智紊亂;他亦(非常錯誤地)指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是因為子宮在女性身體遊走而成。

延伸閱讀——未成宗師的佛洛伊德 睇劇必須知的四個歷史時代背景

對於生物性原因的論述隨人類歷史而改變,一、二百年前醫學界認為瘋癲出自神經出錯,到今天則提出是因為大腦神經傳遞物質或某種分泌物不足或過多,或是因為基因遺傳的缺陷。

不變的是,以上都很容易成為一種化約式的物理主義,嘗試為精神疾病找尋可以量化的標準,同時亦著眼於從手術、藥物等物理性的方式,企圖以改變人的生物、化學性質來治療精神病。雖然如今被大量處方的精神藥物,其帶來的副作用不及以前的腦葉切除手術、休克療法暴力,但這種醫學觀將人的身體視作一副機器,卻忽視了人作為個體心靈的面向,各自都有獨特的精神經歷,以及這些經驗對人的心智健康的影響。

人本主義的經驗論

意外地,將精神疾病訴諸個人經歷的經驗論觀點,到最近的一百多年才正式在精神醫學之中建立,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速寫精神分析祖師的一生

精神醫學界並不完全接受佛洛伊德的整套精神分析理論,但他提出的將徵狀回溯到患者過去經歷的做法,啟發了不少精神醫師。因此,在生物性的原因之外,精神醫師開始去觀察與理解病患的每個異常動作、反應,例如割腕不是純粹出於心智失常或自我毁滅的行為,對於病患來說,它可以被視為一種「間接語言」,用以表達被壓抑、無法忍受的真實社會經驗;割腕等異常行為,是一種應對機制,用以處理病患的情緒病苦,釋放難以忍受的真實感覺。

在個人經歷的個別事件以外,經驗論中的一種觀點亦非常重視人的結構性處境。經濟與社會原因對於引發精神病有直接關係,若人處於擔心失業、生活沒保障等精神壓力之下,會更傾向患上精神病。《精神疾病製造商》作者伊恩・弗格森(Iain Ferguson)就將精神病連結到馬克思主義,提出資本主義之下的社會,很可能是製造精神病的一個主要原因。

伊恩・弗格森(Iain Ferguson)《精神疾病製造商》(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時報文化)

相對於物質主義精神醫學,經驗論這邊更著重非物質的療法,例如社區治療與談話治療,但這些療法需時極長,常被認為浪費資源而被削減開支,病人又被帶到快速、高效的電痙療法或藥物上去。

包容兩邊才是最合理的態度?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的醫學觀是哪一種?「沒關係精神病院」中的病患會定時用藥,但也有藝術療法與社區療法。而當高文英拒絕服用文鋼太給的止痛藥並說「吃藥無法使我冷靜」,他就帶她去兜風與吃燒肉。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截圖)

兩種精神醫學,各自都有支持與批評者。面對為人類的精神蒙上陰影的精神病,最合理的態度,大概是承認某些人的身體結構會較容易有精神病徵狀,同時承認創傷等經驗對於塑造精神病的重要性。只有在這基礎上,我們才可以開始找尋更精確的病因解釋與更有效的療法。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精神病院的興衰與黑暗的歷史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