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為什麼要有東西存在,而不是空無一物?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為什麼要有東西存在,而不是空無一物?每個人都或會在某時某刻,對存有(Being)這問題有深刻的體會。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資料圖片)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現象學的始創者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學生。不同於他的老師,海德格對分析人類意識的意向性結構不抱太大的興趣,他畢生專注的問題是到底存有是如何呈現給我們的。

胡塞爾:立起現象學的旗幟——回到事物本身!

二十世紀最重要哲學著作之一:《存有與時間》

海德格的代表作《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開首不單承接傳統「存有是什麼?」(What is Being?)這問題,更進而將之重新理解成「存有的意思是什麼?」(What is the meaning of Being?)。海德格指出傳統形上學研究的是實際存在著的存有者(beings 或 entities),從自然景物、人造物以至超越的上帝,都屬此類;反之,共通於所有存有者的「存有」(德文 Sein,英文學界普遍譯成大寫的 Being)則鮮少被人研究,甚至被遺忘。

我們日常的經驗習慣於羅列與描述存有者,我們每天談論金錢、商品、身邊珍愛的工具與裝飾品,這些都是存有者;但若要探問存有自身到底是什麼,就需要另一種哲思了。存有與存有者兩者的區分,海德格稱之為存有論差異(ontological difference),這個問題的發現與探究,是海德格在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John Macquarrie 與 Edward Robinson 翻譯的海德格《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經典英譯本(HarperCollins)

問「存有是什麼意思?」的「此在」

海德格指出,世界上只有人能體悟存有並對之探問,這個關注著存有問題的存有者(即人)之存有,海德格稱之為「此在」(德文 Dasein,直譯意思為「在這裡存有」,海德格以之意指「人的存有」)。海德格指此在並非憑空問出存有的問題,它首先就處在某種狀況之中:它必在世界中存有,必與他人共在,它亦必面對著死亡。此在必定活在一個充滿工具等技術物的意義網絡之中,亦必定活在跟其他此在一起的世界之中。以上這些概念都啟發了沙特,他的存在主義理論裡有好些概念跟海德格的此在結構互相對應。

尚-保羅・沙特:人終究是一種無用的激情

海德格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學說:人是「向死存有的」(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當人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時,就會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海德格稱每個此在皆有死亡的可能性,生命的經驗將在那一刻完全終結。當人意識到那一刻終將來臨,就會反思自己整個人生規劃。

延伸閱讀——海德格:存有與此在

後期海德格的轉向

《存有與時間》宏大的寫作計劃,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即被海德格擱置了。後來他愈漸重視語言的問題,全心鑽研詩人所用的詩性語言,他說「語言是存有之家」。已經身為哲學巨擘的海德格,甚至認為詩比哲學更能親近存有,這想法正跟百多年前的浪漫主義遙相呼應。難怪自然的穹蒼與大地,人的宗教活動與藝術作品等,這些都成為後期海德格所關注的對象。他相信通過回到這些生命與世界的具體事象,我們方能思索「存有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問題。

延伸閱讀——海德格:轉向與分期

與納粹的關係

二十世紀的哲學家與思想總有些走上歧途,毛主義啟動文化大革命是一例,但擔任佛萊堡大學校長的海德格也不遑多讓——他是納粹主義的追隨者。在他擔任校長的1933年,他禁止猶太裔教師胡塞爾進入大學圖書館。

海德格在校長就職演說中運用了大量的納粹的言詞,甚至會向納粹政權出賣自己學生,如日後取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赫爾曼.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他的學生兼情人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也因自身為猶太裔而被逼離開德國。海德格又指德國大學的目的是「教育和訓練德國人民命運的領袖和衛士」,大學的三根支柱分別是「勞動服務、軍役服務和知識服務」。海德格至晚年亦始終未為這些往事公開道歉,因此至今對於海德格的思想研究,都被這事實罩上了一層陰影。

糾纏與疏朗——海德格的鄂蘭牽連和納粹牽連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