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話說】歐盟與中國「牽手」 世界不會等待美國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2020年收官之際,中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歐投資協定》終於掐點完成。這份蹉跎了7年的協議此時達成,被解讀為中歐聯手,應對未來世界不確定性的一個重要獻禮。尤其是全球還在經歷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歐洲此刻也正深陷疫情泥潭。另一方面,中美變局之下,美國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的基調不會變,未來中國還將持續遭遇美國高壓。中歐雙方為何急於此時達成協議?美國如何看待中歐這份協議?圍繞以上問題,《香港01》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此為第一篇。

01:歷時7年,經歷數十輪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終於在2020年底如期完成。對中國而言,今年完成了兩件大事,一是已經簽署的全球最大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歐投資協定》便是第二。你如何看待這份協議?對中歐各自又意味着什麼?

王義桅:首先從中歐的經濟競爭力,尤其是對世界未來規則制訂的話語權,以及雙邊利好的角度來看,雙方都需要這份協議。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首先意味着中歐合作已經從工業化時代的「對手」關係,轉型升級為後碳時代、數字化時代的廣泛合作關係。協定可以幫助歐洲企業更好地進入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並參與公平競爭,也能夠為中國企業在歐盟市場運營提供同樣保障。

第二,意識形態也是生產力。歐盟清楚,傳統意義上意識形態並沒有給歐盟帶來實質利益,反而成為中美、俄美對抗犧牲品。汲取歷史教訓,中歐排除意識形態干擾,務實合作,對沖了世界不確定性;而且,意識形態分歧不見得對抗,不是不能讓步,而是可以談判的。

第三,中歐都尊重與美國關係,但是不會等美國、不會受制於美國。歐盟希望成為地緣政治的選手而非棋盤。結合此前歐洲希望減少對美國技術依賴的渴望,與中國合作共同設置未來的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高標準制定的議程和WTO的改革是重要選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Reuters)

起初歐方試圖把歐盟對華的各種訴求都裹挾在裏面,但是在最後的關頭,歐盟領導人跟歐洲議會的反對聲音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不是萬能藥」,如果錯過這波機遇,可能就更不能影響中國未來,這也是反映了歐盟面對世界變局的戰略焦慮下,變得日益務實。

對中國而言,《中歐投資協定》相較於RCEP是高標準的,意義非比尋常,能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國單方面對華脱鈎的行為施加壓力。另外,可以倒逼中國國內改革,勞工權益保護、碳排放轉型都有利於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因為歐盟確實是最高標準,比美國還高。

當然也會有衝擊,但中國需要這樣的正面衝擊,也有信心接受這樣的衝擊。當年中國有勇氣加入WTO,現在的條件比當初要好太多。

對歐盟而言,同樣意義非比尋常。WTO改革處於關鍵時期,美國要重返多邊,但也是有條件的,日後拜登上台,還將面對許多美國國內的制約。他提出的四大議程中,有三大是國內事務。所以歐盟率先與中國達成協議,有利於歐盟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緩衝了部分英國脱歐帶來的衝擊。在下一輪的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中,歐盟拔得頭籌。尤其是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這對歐盟而言是一種紅利 ,能提振歐盟的信心,歐洲現在也的確需要利好。

01:回顧談判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就在協議敲定前幾天,還有較悲觀的消息認為,年底協議無法達成。另一方面,美國拜登團隊也不放棄在最後關頭對歐洲施加壓力。如何解讀協議達成背後的各方博弈?

王義桅:談判遭遇挫折的時候,表面上看是歐美或者歐洲國家不信任中國,實際上是不信任它們自己。原來中歐雙方談的是雙邊貿易協定(BIT),現在改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所謂的全面(comprehensive)其實是把一些訴求通通納入進來,因為在歐盟看來,現在不限制中國,以後更是沒有機會。

中國已經公布了2035願景,到那時,美國的GDP總量只有中國的75%,歐盟大概只佔世界的12%,現在歐盟還佔21%,到2035年,中國比美歐加起來所佔比例還要高。今年中國GDP已經超過歐盟的總量。英國脱歐、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中國是當前全球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歐洲,從心態上,現在還能和中國討價還價,以後這個空間會越來越小,能用的手段也越來越少。

投資和貿易方面,已經沒有問題,其實技術上的難題都解決了。歐盟之前還要糾結勞工權益,就疫情等問題批評中國,美國在一旁的引誘和施壓,歐盟難免會有別的想法。拜登還沒上台,只不過發了Twitter暗示,歐洲就開始重視起來,再加上部分歐洲人認為歐洲沒有必要搞戰略自主,拜登上台之後,歐洲又有主心骨了,可以團結西方一道對中國施壓。

美國藉助歐洲影響中國,歐洲也借美國影響中國,單挑都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力量對比的態勢,發生了根本變化。

具體到技術層面,歐盟不是一個國家,它由27個國家組成,不同國家的競爭力是不一樣的,有人想要得多一點,有人要得少點,有人擔心多一點,有人擔心少一點,所以導致歐盟內部對中國的訴求有區別。德國希望儘快與中國達成協議,因為德國很清楚,未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將會是來源於中國,如果不抓住中國的機會,還能抓住誰的機會?

過去十餘年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產銷量持續增長,佔據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圖為市民在第36屆中國(福州)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參觀選車。 (新華社)

中國現在已經開放了電動汽車市場,日本和德國在這一領域屬於競爭關係,在德國看來,中國的巨大市場充滿了誘惑。最新數據,中國有9.7億網民,1.7億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技術人才,1.3億市場主體,4億中產,這個數據到2025還要翻一番,西方的所有人口加在一起都沒有中國網民數量這麼多,其中藴含的巨大消費市場,是客觀現實,任何對市場有渴望的人都沒辦法抵擋。

中國做出了巨大努力爭取歐洲,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拍板,表態要積極加入CPTPP,一方面倒逼中國改革,另一方面也給拜登看,中國不懼怕高標準,這是一種戰略願景。

再看歐盟,德國積極推動與中國籤協議,法國會有些猶豫,因為目前世界上在建的三分之一核電項目都由中國運行,法國的核電技術在過去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現在中國大有超過的趨勢,再加上中國的市場大,法國的危機感越來越強,因為「就算你武功再高強,但沒法日日操練,武功肯定就會慢慢廢掉」。

中國很看重歐洲的核電市場,歐洲提出要減少碳排放,中國可以與歐洲做核電項目,幫助其實現碳排放減排的目標,甚至可以轉讓一些核電技術。法國現在逐漸有了競爭壓力,說核電是國家重大民生項目,也涉及到數據,他們擔憂命門握在別人手上,以後會遭到諸多限制。

中國的數字化發展非常迅猛,再加上5G技術的發展,加劇了歐洲的擔憂。歐洲沒有核心的互聯網企業,沒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的領域也落後於中國,這是歐洲焦慮的一個地方。它們對於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的態度就是既想要,又不敢要。美國一施壓,這種矛盾的心態就出來了。整個過程中,其實歐盟的矛盾暴露得非常明顯,歐洲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自主,還要顧忌美國的反應,不敢得罪「老闆」。

另外,歐盟內部國與國之間也存在競爭力差異,現在的世界都在民粹化,各種利益集團爭執不斷,看起來問題很複雜、很多元。有人拿中國新疆問題說事,有人一直糾結勞工權益。但這個問題其實差不多解決了,中國已經向歐盟做出承諾,要批准聯合國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力國際公約》,中國1998年就已經簽了,不過一直沒有批,所以西方對此多有詬病。聯合國的人權憲章,中國已經批了一個,現在另一個已經提上日程,預計明年3月份,人大會議上就會批。中國的態度擺在那,還有什麼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