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問題專家時殷弘:美國多了一條對中國的重大指責|專家有話說

撰文:蕭予 戴侖
出版:更新:

新疆棉花爭議讓牽涉其中的跨國品牌陷入尷尬境地,風波還在持續,至於事件的最終走向,當下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答案。但不可否認,大國的博弈場已經進入了新的領域。圍繞該事件,《香港01》專訪了著名美國問題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本篇為系列採訪第四篇(共四篇)

01:在拜登剛剛勝選但還沒有上任的時候,你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近乎全面的西方聯合反華陣營正在浮現」,這在當下的新疆棉花風波上似乎得到了印證。許多陷入新疆棉花風波的跨國服裝品牌,如H&M、Nike、Adidas等,中國市場是其最大的消費市場,但這些品牌在新疆棉花問題上的立場惹怒了中國消費者,因而遭到中國消費者的抵制。這一事件,似乎成了中國與西方世界衝突的一個新領域。

時殷弘:對於西方世界而言,在高技術以外,經濟上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還很大。

但是有兩點需要指出,第一,企業界對全球的影響很有限(have no power),像H&M、Adidas、Nike等品牌,雖然知道中國市場重要,但是更害怕本國的國內輿論,從議員到工會,誰跳出來抨擊這些企業「政治不正確」都會讓它們很難受。

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之下,我認為這些品牌至少不敢再像過去那樣購買新疆棉花,這不是由它們自己決定的。跨國公司正面臨兩面夾擊的尷尬局面,但要説他們最害怕什麼,當然還是最怕「自己家裏人」。

跨國服裝品牌H&M因抵制新疆棉花陷入爭議,遭到中國消費者抵制:

+7

第二,從中國因為薩德問題而一度非公開出台「限韓令」,到前不久中國對澳洲紅酒、牛肉、鐵礦石的禁令,再到這次新疆棉花事件,讓西方社會越來越充分地認識到,未來一旦與中國出現摩擦,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的事實將會成為它們難以承受的風險。有了這個顧慮,今後它們會有意識降低這種依賴程度。

現在美國指責中國的宣傳中就加入了這一點。過去,它們認為中國在貿易行為中很「差勁」,很多市場不開放;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之後,美國的保守智庫説中國借「一帶一路」搞新殖民主義;蓬佩奧在國務卿任上又説中國在搞「債務外交」;現在又多了一條對中國的重大指責——「強制性和不公平的經濟做法」。這一新變化可能將對中國造成很大影響。西方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還在繼續,但是依賴的具體形態和影響依賴的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

2021年3月30日,新疆廣大產棉區進入春播。在新疆尉犁縣塔里木鄉英努爾村,農民駕駛大馬力拖拉機在棉田裏進行鋪膜作業。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目前新疆共有61個縣市區、110個兵團團場種植棉花,近一半農户從事棉花生產,來自棉花的收入貢獻了新疆農民純收入的30%。(新華社)

01:所以你認為,當這些跨國企業不得不面臨二選一的情況時,它們會兩害相權取其輕?

時殷弘:這些企業去年10月份跟隨BCI發出聲明的時候,就已經在新疆問題上「二選一」選完了,只是當時中國沒有管。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與幾個西方發達國家聯合制裁中國,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

這次新疆棉花事件與過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以前發生類似的事情,比如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端,中日關係再緊張,中國政府也沒有鼓勵抵制日貨,但是這次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官方鼓勵了。

BCI品牌成員。(微博圖片)

01:在BCI旗下的會員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服飾行業大品牌,中國能接受這些品牌全部都退出中國市場嗎?

時殷弘:也許中國政府現在對此事還沒有拿定主意,當然中國政府也不會允許民眾在抵制這些企業的過程中發生打砸搶事件。中國方面在藉此對全世界釋放一個信息(message),誰在新疆問題上對中國發難,誰就會倒楣,中國絕不會客氣。

那麼就看這些品牌的策略了。要撤出中國市場,中國不會留你;如果選擇不撤,再過一段時間看看風聲,中國政府也不會有禁令。至於顧客要不要選擇這些品牌,那是消費者自己的事情。

這些企業在中國的生意受打擊了,並不意味着它們在中國的生意註定就完全消失了。而且一般來説,這些跨國公司不會輕易做出撤出中國的決定,它們會留下來,當然它們的生意在一段時間內會嚴重減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