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再掀「網絡安全」口水仗 凸顯一領域的前景

撰文:湯愷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7月19日,美國政府網站發表聲明,指責中國政府的網絡行為。
美國政府表示中國國家安全部培養了犯罪合同駭客生態系統,這些駭客為了經濟利益而開展國家資助的活動和網絡犯罪,這些活動對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美國要求中國對此負責。

美國以及歐州盟友表示中國利用微軟處理器的漏洞,破壞了私人企業的計算機與網絡,美國要求中國直接承諾,不通過網絡竊取知識產權謀取商業利益,同時強調負責任的國家不會窩藏網絡犯罪分子,更不會與其進行合作。

這份聲明同時強調美國將會與盟國合作維護網絡安全,打擊網絡犯罪,反對數字威權主義。

這並不是美國以及歐洲國家第一次指責他國網絡犯罪。俄羅斯就常常是美國指控的對象。今年4月,拜登就以「維護美國的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為名,對俄羅斯發起一系列制裁行動,包括禁止美國金融機構參與俄羅斯一系列債券及基金投資、對俄羅斯科技公司採取行動、宣佈制裁有關實體及個人,同時與歐盟、英國、澳洲和加拿大合作,制裁與克里米亞相關的俄羅斯實體及個人。

而此次對中國的指責,卻並沒有附帶對應的制裁。美國前高級網絡安全官員Christopher Painter表示美國官員將進行一個詳細的跨部門討論,衡量制裁可能出現的反彈風險,以及改變中國行為的可能性,但不論如何,「制裁必須在這個工具清單上」。但由於美中之間複雜的經濟關係,「我們支持制裁的空間要小得多」。

美國指責中國攻擊Windows服務器,圖為Windows進化史。(Strickly Bizzness)

此次美國對中國的指責並未提供實質性的證據,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0日表示,美國是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來源國。是以,這不過是又一次美國對中俄網絡攻擊的指責,概是基於制約中國國際形象的嘗試。伴隨着中美兩國在各領域的競爭程度的深化,此類指控、制裁及反制裁也不會停歇。

反而值得留意的是,由於網絡主權與國家網絡安全均缺少明確的界定,對相關的網絡空間犯罪也缺少明確標準與相應責罰,中美之間關於網絡空間的話語權的爭奪,與網絡犯罪的治理,將會成為中美兩國以及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網絡空間的制裁與反制裁,也將成為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領域外的又一競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