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人總是認為中國被孤立了?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為了通過提名,贏得民主、共和兩黨的投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提名的駐中國大使人選伯恩斯(Nicholas Burns)10月20日在參議院的聽證會強調了美國對華強硬立場,幾乎列舉了左右兩翼政客近年對中國的所有指控,涵蓋新疆、台灣、西藏、香港等議題,包括最近針對中國軍備力量和核武庫的擔憂。

作為一名資深外交官,伯恩斯在聽證會做出一種論斷。他認為,中國如此強硬和挑釁,已經引起很多國家的反對,在國際社會已經處於被「相對孤立」的狀態。他提到,美國不該誇大中國的實力,也不該低估美國的實力。他做出這一論斷的直接證據是中國「拒絕」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的溯源調查。他認為,很多問題需要中國回答。

這一論斷不新,甚至有些陳詞濫調。或許,在國會參議院這種特殊場合,作為拜登提名的外交官,伯恩斯強調「中國被孤立」也是向議員們宣揚拜登盟邦及價值觀外交的成功,屬於替拜登政府說好話。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多年來,美國一直存在孤立中國的主觀意識。這也是圍堵中國的另一種說法。所以,美國政客也很容易得出中國可能或已經被孤立的說法。這種說法也很容易得到西方輿論的支持。所以,現在西方主流輿論當中有關中國被「孤立」的版本也很多。

一種中國被孤立說法體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有些國家認為,中國零容忍策略是一種「自我孤立」。因為新加坡、澳洲和新西蘭等國都放棄零容忍策略,有些甚至要和病毒共存,完全寄希望於疫苗接種。而中國堅持零容忍,一旦發現病例就關閉邊境、社區等行為,反而被視為是一種自我孤立的做法。

事實上,中國的零容忍策略恰好反映了政府對人們身體健康和安全的重視。西方似乎不在乎這個目標,而對中國而言,重要的不光是這個目標,而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這個過程或者這種零容忍的態度,體現了中國政府在抗疫過程中對生命和人權的重視。

拜登提名的駐華大使人選伯恩斯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展現了對華強硬姿態。(Getty)

另外,在世衛組織派團訪華開展調查工作之後,美國和澳洲等國將病毒溯源政治化操作,以此加大對中國的施壓,服務於自己的外交策略。最後,美國及其盟邦反而反過來指控中國阻止國際社會的調查,認為中國此舉也會進一步將自己「孤立」。

就連台灣方面也認為,中國現在已經處於國際社會的「被孤立」位置。這也是台灣政客為何頻繁挑戰中國大陸紅線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他們看來,中國大陸被孤立有助於緩解針對台灣的壓力,台灣反而會在國際社會得到更多活動空間。

而事實上,中國並沒有被孤立,也很難被孤立。

在意識形態、經貿、科技方面,有關「中國被孤立」的聲音很多。尤其在貿易戰期間,美國在經貿、科技、教育和外交等領域全面限制和中國的交往,中國也採取的同等反擊舉措。有日本媒體(比如Diplomat.com)宣稱中國似乎在重回孤立主義。這種聲音最大的問題就是忽視了問題的源頭,故意忽略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孤立主義舉措。

10月8日,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就美中經濟「再掛鈎」做出回應。(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包括中國國內一些行業人士,反而勸說北京淡化意識形態差異,避免被西方進一步孤立。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說法。貿易戰和科技戰期間,中國的反應完全是出於維護自己的利益。難道面對美國聯合盟友在貿易、投資、科技、尤其是5G和半導體方面對中國的打壓和封鎖,中國就應該「認命」,置之不理?而中國一旦反擊就被視為是自我「孤立」?難道歐盟議會通過涉及台灣的法案,就代表中國在歐洲被孤立了?

要知道,意識形態攻擊是由美國極端右翼在特朗普執政後期發起,真正應該放棄意識形態隔閡、摒棄意識形態歧視的應該是美國及其個別盟邦。

最重要的是,中國一直主張多邊合作,維護全球化,而且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外交上,中國同韓國、俄羅斯以及一些歐盟國家一直保持外交對話,也沒有拒絕同主張對華激烈競爭的拜登政府對話;貿易方面,中國已經成為東盟、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而且也是在疫情之下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因為,所謂「中國被孤立」完全是美國一廂情願的說法,符合其對華輿論攻擊的劇本。而它的盟友隨聲附和也只能反映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少數意見,而無法代表整個國家社會。這應該是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又一種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