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哈里里辭職 三國摩拳擦掌 黎巴嫩距離代理人戰爭還有多遠

撰文:吳家俊
出版:更新:

「我感覺到,有人正密謀取我性命。」
黎巴嫩總理哈里里(Saad al-Hariri)11月4日訪問沙特期間,突然宣布辭職,並把矛頭指向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勢力,引爆沙特、伊朗及以色列的相互角力。
他的辭職,會繼敘利亞內戰、也門武裝衝突之後,燃起中東另一場代理人戰爭嗎?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利用黎巴嫩作為代理人戰爭的戰場。(路透社)

在新一輪中東風雲中,遲遲未有發聲的美國終在周六(11日)開腔。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利用黎巴嫩作為代理人戰爭的戰場。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任何外國勢力及武裝組織等在黎巴嫩都沒有合法的地位與角色。不止蒂勒森,聯合國秘書長古塔雷斯(Antonio Guterres)亦警告,區內若爆發新一輪衝突,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在本月4日突然透過沙特媒體宣布辭職,指他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要求沙特澄清為何哈里里會突然失蹤,並認為他是被「虜走」。儘管哈里里於周一(13日)開腔表示自己日內將會回到黎巴嫩,但區內都擔心黎巴嫩將會成為繼也門之後,另一代理人戰爭的戰場。

真主黨(Hezbollah)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上周五(10日)指控沙特正向黎巴嫩發動戰爭。他更指控沙特正準備向以色列提供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金錢,旨在要以色列向黎巴嫩進行軍事襲擊,更形容這是「最危險的事」。

有報道指,今次的哈里里突然請辭的原因,是沙特不滿他未有針對國內的真主黨勢力。真主黨力量過去一直由沙特宿敵伊朗撐腰。沙特上周指控伊朗進行「直接軍事侵略」,指伊朗向真主黨提供火箭,讓真主黨能夠由也門攻擊沙特。伊朗否認有關指控。

黎巴嫩真主黨是一個伊斯蘭什葉派軍事組織,向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效忠。有份創黨的納斯魯拉自1992年起任總書記,領導至今。(路透社)

哈里里是一個好人 但並非政治家?

各方勢力相互影響下,戰爭對黎巴嫩人來說並不陌生。1975年至1990年間爆發長達15年內戰,2006年以色列大舉入侵黎巴嫩,清剿境內真主黨武裝。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領導國家免受戰爭侵襲,成為黎巴嫩總理的一大難題。

哈里里的父親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曾是黎巴嫩總理,但在2005年被汽車炸彈炸死,外界指責這是真主黨所為。自此獲沙特和美國支持的哈里里代父出征,在黎巴嫩政壇風生水起,並於2016年底順利與真主黨等黎巴嫩各派達成組閣協議,組建政府。事實上,若沒有沙特在背後支持,哈里里動彈不得,更遑論成為黎巴嫩總理。

哈里里看似能平衡境內沙特和伊朗勢力,但被各方勢力掣肘的他,終究難以擺脫大國束縛。曾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的夏皮洛(Daniel Shapiro)在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撰文,稱哈里里「是一個好人,但並非一名政治家」。

若沒有沙特在背後支持,哈里里難以發揮,更遑論成為黎巴嫩總理。圖為哈里里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會面。(路透社)

沙特、以色列的顧慮

沙特一向視伊朗為區內敵人不是新聞,已故沙特國王阿卜杜拉(King Abdallah)曾形容伊朗就像毒蛇的頭,在中東播毒。他的繼任人現任國王薩勒曼(King Salman)以及王儲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同樣決意與伊朗鬥法,戰場包括敘利亞與也門。

ISIS在敘利亞潰敗已成為不爭事實,真主黨一直在敘利亞對抗ISIS武裝份子與反敘利亞政府勢力,但由於由俄羅斯支持的巴沙爾政府已漸站穩陣腳,真主黨在當地的焦點漸失,大部份真主黨戰士遂由敘利亞回到國內,衝突可能性驟然增加。

以色列如何看待戰鬥力持續增強的真主黨,也成為了重要因素。夏皮洛指,以色列的領袖自2006年黎巴嫩戰爭結束後,便一直在預備與真主黨再次硬碰的可能。在這逾十年期間,伊朗在區內的勢力同時大增,相信沙特會不斷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後者增大力度制衡真主黨。由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印度及澳洲等國的退休將令與國防人員組成的高級軍事集團(High Level Military Group)近日發表報告,指儘管以色列與真主黨並不會立刻開戰,但最終一戰似乎卻避無可避。

真主黨武裝控制國內不少土地,擁有的火力甚至比由美國及沙特支持的黎巴嫩政府軍還要強大。領袖納斯魯拉更明言,若一旦開戰,真主黨一定不會孤軍作戰,在巴勒斯坦的武裝組織哈馬斯或許會加入戰線,以色列要評估能否應付來自多方的攻擊。

不過,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在消失近十日後終於開腔,表明自己將於日內回國,或許反映出內政外交戰線廣開的沙特,仍未認為現時是在黎巴嫩動刀動槍的理想時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