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萬億復興絲路大計 始於建立信任

撰文:陳立程
出版:更新:

中國本年度主場外交重頭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簡稱一帶一路峰會),已經卸下帷幕。北京希望藉一帶一路這項宏大藍圖加強貿易及促進國家之間的互信,用經濟發展消除沿線國家乃至中國自身面對的安全威脅。然而,「合作共贏」的理想與危機四伏的現實之間充斥矛盾,這場峰會的作用不僅是勾勒天價投入帶來的發展機遇,更需要令國家會議中心內逾百國代表,乃至遠在萬里之外看熱鬧的人信服中國重塑世界的願景。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一帶一路峰會上強調,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與沿線各國的發展戰略對接,互補優勢。(路透社)

北京近年頻頻把握主場外交的機會增強國際話語權,尤其是為遭遇逆風的經濟全球化護航。這次也不例外,與過往主辦的國際會議,如去年的杭州G20峰會相比,一帶一路峰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完完全全的「中國製造」。在G20峰會上,東道主強調「分享經驗」,開出治療世界經濟的「中國藥方」;一帶一路峰會的重點則是「分享機遇」,發揮中國資本優勢,推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投資銀行瑞信集團估計,中國可能向一帶一路投放多達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

 「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

中國外長王毅形容,一帶一路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大會聯合公報重申了這點,指出一帶一路為國際合作提供了新機遇和動力,「有助於推動實現開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雖然焦點放於連結歐亞大陸與非洲,但北京也明言一帶一路「向全球其他地區開放」。出席這次峰會的29國政府首腦中,便包括智利與阿根廷這兩個南美洲國家的總統及太平洋島國斐濟的總理。

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是與會國際領袖中另一「特別」人物,原因在於他是七大工業國(G7)唯一的代表。北京此前廣發英雄帖,但未獲西方國家積極回應,令人猜疑是制度與意識形態等政治因素作怪。

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是七大工業國中唯一赴京參加一帶一路峰會的領袖。(路透社)

西方國家或許非刻意冷待峰會,但她們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是事實。歐美並不掩飾對中國崛起的戒心,北京時常掛在嘴邊的國際合作,在他們眼中成為對西方主導世界秩序的挑戰,一些輿論更把一帶一路形容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論壇召開之際,有匿名歐洲高級外交官稱,一帶一路並不如中方所說的那樣「製造雙贏」,而是中國「尋求掌控」。峰會結束後,外電報道多個歐盟國家拒絕簽署峰會一份貿易合作文件,原因是它未能釋除歐洲對透明度、環保標準等方面的疑慮。

  One Belt, One Road變為Belt and Road

中國官方對這種戰略猜疑 其實也心照不宣,這從一帶一路英文名稱的變化可見一斑。2013年9月與10月,習近平分別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其時一帶一路對應的英文直譯為「One Belt, One Road」。直到2015年9月,官方才推出正式規範,一帶一路簡稱譯為「Belt and Road」,其性質為「initiative」(倡議)而非「strategy」(策略)、「agenda」(議程)。除了消除原本譯法的生硬,改名也釋放出增加整項發展宏圖的包容性,淡化中國主導角色的政治訊號。

在很長時間裏,不僅是外國,就算是中國輿論也對一帶一路如霧裏看花。說到底,一帶一路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願景,汲取了中國既有經貿與外交養分,並在此基礎上構建全面的長期發展戰略。多項被列為倡議重要成果的大型基建,例如中歐快速貨運鐵路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Gwadar Port),在一帶一路面世之前早已動工。

隨着各項戰略規劃陸續出台及相關機構如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的設立,外界才漸漸地看出一帶一路的發展輪廓。中國為其規劃了六大經濟合作走廊與多個海上戰略節點,不僅覆蓋歐亞大陸,也延伸至非洲。沿用絲路之名,突顯促進貿易是整項倡議的重要核心。

  六大經濟走廊打通歐亞大陸

六大經濟帶裏,耗資570億美元打造的中巴經濟走廊是迄今最大的開發項目,也是曝光率最高的「示範單位」,然而這項發展藍圖引起的爭議,也是一帶一路所面對挑戰的縮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早前在記者會上介紹中巴經濟走廊的能源項目發展狀況時,形容它整體進展順利,多項工程將於2019年底前完工,屆時將有效緩解巴基斯坦能源短缺的問題,造福該國廣大民眾。在同一場合,另一外交部發言人被要求回應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有巴基斯坦企業抱怨,中方在高壓輸電工程賺取高額利潤,又不允許在一帶一路項目上競標,導致成本增高。

除了對中國財大氣粗的態度抱有負面觀感外,地緣政治的張力與安全風險也令中巴經濟走廊的前景受到質疑。中巴經濟走廊挑動着南亞大國印度的神經。中印關係長年若即若離,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不會是北京一帶一路峰會的座上客,也沒有派代表赴會。印度擔心中國藉一帶一路拓展在印度洋與南亞的影響力,視中巴經濟走廊為插向自己咽喉的一根長刺。

  「示範單位」穿越克什米爾 受印度抵制

中巴經濟走廊穿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Kashmir),對印度來說尤其敏感。有印度輿論認為,走廊的名稱等同承認了巴基斯坦的領土訴求。5月5日,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在印度三軍協會發表演講時釋出善意,稱中方無意捲入領土爭議,「甚至可以考慮重新命名中巴經濟走廊」。不過,使館網站隨後公布的演講全文中則把這句話刪掉,印度輿論紛紛指原因是羅照輝的說法引起巴基斯坦不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訪問印度時向莫迪表示,興建中巴經濟走廊可帶動沿線窮鄉僻壤的發展,增加社會穩定。印度內部也有聲音認為,若巴國發展經濟帶來穩定,對印度亦是好事。巴國智庫Strategic Vision Institute研究員Muhammad Adil Sivia甚至提出,中巴經濟走廊可締造契機,透過經濟整合為印巴解決克什米爾爭端提供藥方。不過,新德里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偏向猜疑,曾任駐華大使的印度外交秘書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如此概括:「這是個由國家利益驅使的國家倡議,其他國家沒有必然義務認同。」

安保問題也是在未來發展中待解決的要點。中巴經濟走廊連接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南部瓜達爾港,涉及公路、鐵路、油氣管道與電力網絡等大型工程。巴基斯坦甚至專門成立了一支萬人部隊,負責保護中國的工程項目與安全。如此勞師動眾,一方面顯示中巴雙方對這個項目的重視,雙方顯然都不希望這項體現彼此「深厚傳統友誼」的規劃淪為失敗個案。另一方面,這也提醒人們,一帶一路能否成功開展,安全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安全風險成「五通」機遇絆腳石

一帶一路的機遇被歸納為「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與民心相通,但實現「五通」的一大前提是確保各條經濟走廊道路暢通,無論是巴基斯坦還是中亞,以至延伸到中東、北非等地,如何避開地區武裝衝突或恐怖襲擊,是北京與沿線個國家不可忽視的大事。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示範單位」,但巴國安全風險令這一項目的經濟效率受質疑。(美聯社)

事實上,一帶一路除了帶動鋼鐵、水泥等基建行業的發展,環球保安公司也在迎着「新絲路」熱潮尋覓商機。他們看中的是成千上萬中國工人奔走「一帶一路」沿線興建油氣管道、公路鐵道與發電廠所需要受保護的人身安全。中國海外保安集團(COSG)執行董事蔣曉明向《路透社》形容:「一帶一路是我們用一生守衛的事業。」COSG去年才成立,職責只有一個,就是要保護中資企業,尤其是其中國僱員的安全。蔣曉明如此描述集團的發展目標:「我們希望在八年內把業務擴展至50至60個國家,與一帶一路的覆蓋面互相配合。」

據中國官方統計,由2010年到2015年,在海外經營的中國企業遭遇約350件安全事件。中巴經濟走廊出海口瓜達爾港所在的俾路支省,本來就是極端武裝勢力活躍地區,去年8月,該省首府奎達一間醫院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數十人遇害,巴國軍方直指施襲者意圖阻撓中巴經濟走廊發展;同年5月,一名中國人在巴國最大城市卡拉奇遇襲受傷,當地一個民族武裝組織承認責任,宣稱目的是阻止中國掠奪當地資源。

  消除「以大吃小」形象任重道遠

一帶一路覆蓋逾60個國家,擁有全球六成人口,經濟生產總值佔全球三成。根據官方統計,中國企業去年在相關國家新簽合約總值達1,260億美元,佔對外工程總額逾半。國務院國資委月初公布,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47家中央企業在三年多內參與了1,676個項目,涵蓋鐵路、港口、橋樑、通訊網絡、能源管道等大型基建。這說明一帶一路對中國帶來確實效益,促進了中國「走出去」的經濟發展戰略。

北京強調這項倡議是合作共贏,既成立絲路基金,又設立資本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提供發展資金。習近平指出,中國企業在逾20國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帶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就業職位。然而,經濟規模的顯著差異,令中國仍難以消除「以大吃小」的印象,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的近38億美元外債中,便有四成是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

中國不諱言藉推動一帶一路以改變世界的雄心,暢銷書《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的作者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也直言,如果中國的宏偉藍圖能令古代絲綢之路的魔力重現眼前,將可能改變世界數十萬計地球人的日常生活,為他們帶來可靠電力、乾淨食水、現代交通以及數碼通訊網絡。然而,也正如這名牛津大學學者所言,這項重大倡議能否取得成功,不是靠建了多少道路或基建來衡量,而是取決於中國與沿線各國能否建立強健外交關係,這將是個漫長過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請留意刊載於5月15日出版第60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