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中國獨居者30年後增至1.33億 未婚城市青年佔比最大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該國學者最新研究指,「1人戶」(one-person households)數量增加是未來數十年中國人口的主要趨勢,將從根本上改變基本社會結構。當中國家庭數量從2010年的4億增至2050年的5.54億時,「1人戶」數量將增長1倍以上,達到1.33億的規模,佔屆時中國家庭總數近1/4。

長期研究亞洲家庭人口問題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楊李唯君預計,當中國家庭數量從2010年的4億增至2050年的5.54億時,1人戶數量將增長1倍以上至1.33億。在2040年,1人戶佔比就將達到24.03%,2代和3代同堂的家庭數則將逐步遞減至30%和5%左右。

楊李唯君認為,獨居者增多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老齡化,以及許多男性到適婚年齡仍無法找到配偶。(圖取自新加坡8視界新聞)

她續指,佔比最大的獨居人群將是未婚城市青年,老年人則是數量增長最快的獨居群體。他們將在現代生活的許多方面展現極大影響力。

楊李唯君指,上述預測結果是透過多維度的家庭人口預測模型,基於大量文獻綜述對出生率等主要人口參數所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假設」,推測出未來30年中國1人戶的情況和特徵。

主因是人口老齡化

她分析指,「1人戶」的增多主因是人口老齡化,由於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和社會養老服務仍不發達,大多數老人依靠家庭成員生存,但長期實施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低生育率,使得近數十年來,可承擔護理責任的成年子女人數迅速下降,而獨居老人的抑鬱感較高,生活滿意度較低。

中國老齡化危機加重。(Getty Images)

楊李唯君認為,另一原因則是愈來愈多男性到了適婚年齡仍無法找到配偶。根據彭博社早前報道,獨居男性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長,遠高於女性的1.61%增長率。到2050年,25歲至29歲男性獨居者將達到770萬,其中未婚者佔95.8%。

不僅男性找不到配偶,女性也是如此。楊李唯君說,過去10年中國的結婚率下降,受過較高教育的女性正晚婚或放棄結婚。而且在「嫁高娶低」的觀念影響下,女性傾向於選擇比自己社會經濟地位高的男性婚配,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更難尋找配偶。與此同時,適婚男性遠多於女性,其中性別比例最不對稱的是農村地區。

她指出,在新加坡,低教育程度男性同樣很難找到合適伴侶,因此他們和外國低學歷女性結婚的趨勢正在增加。新加坡每年有約36%的婚姻涉及非公民,大部分外國新娘來自低收入地區,而中國女性佔據最大比率。「當中國已經缺乏適婚女性時,大量年輕女性正在流入新加坡、台灣、韓國和其他地區,使得中國的適婚男性處境雪上加霜。」

中國部分年輕人為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獨自到新城市打拼,所以獨居。(法新社)

不過她也強調,和喪偶老人及擇偶困難的適齡人士不同,有些人因注重私人空間主動選擇獨居,還有部分年輕人為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獨自到新城市打拼。這樣的趨勢將影響人們的消費方式,由於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城市年輕人群是最大的獨居人群,他們可能需要更多面積較小的房屋、較小的轎車或小袋包裝的食物。

她還提及,當單人戶數增加,人均能耗就會上升,比如兩人同住時的水電費要比兩人獨居時更少。至於這是否會增加中國的國內消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