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解讀上半年進出口數據 中國與世界「脫鈎」了嗎?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有能力領導、協調全球的美國不但沒有站出來團結國際社會抗擊疫情,反而不斷髮出向中國追責、索償的論調,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中國,迫使中國與世界「脫鈎」(Decoupling)。然而,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與中國斷絕往來。中國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正在變得更加緊密。

中國海關總署週二(1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中國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其中,出口額按年增長4.3%,進口額按年增長6.2%。2020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高達14.24萬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4美元),按年下降3.2%,但是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在疫情期間並沒有動搖。在4月逐漸實現復產復工後,中國對全球的供應能力開始回升。數據顯示,自4月起,中國出口額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有助於搶佔市場。分季度來看,中國外貿進出口貿易額在二季度迅速回暖,錄得7.67萬億元,按年僅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

中國海關總署認為,2020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好於預期。(新華社)

從中國的具體進出口情況來看,疫情也沒有帶來所謂的「脫鈎」,反而令世界各國對中國防疫物資的需求大增。2020年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按年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按年分別增長23.6%和46.4%。

可以說,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2020年上半年進出口額雖然微降,但是已經遠優於大部分國家。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將下降13%至32%。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預測,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將下降20%。

「脫鈎」只是部分美國反華勢力的一種幻想,在現實中,中美之間也不存在嚴重的「脫鈎」現象。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總值為1.64萬億元,按年下降6.6%。其中,中國對美出口額為1.25萬億元,按年下降8.1%,中國自美進口額為3,956.2億元,按年下降1.5%,中美貿易順差為8517.4億元,按年減少10.8%。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月發佈的一份工作論文指出,中美貿易戰的加劇以及疫情中的民族主義情緒正在重塑全球經濟關係,東亞將被迫形成以中國為首的貿易集團。論文認為,貿易戰將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變得特別有價值,因為它加強了東亞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使成員之間的貿易增加了4,280億美元,使非成員之間的貿易減少了480億美元。

中美貿易戰正在將東亞各國推向中國。(路透社)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預測很快變成了事實。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東盟(ASEAN)取代了歐盟(EU),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的產業鏈正在加速與東盟融合,尤其是電子製造領域。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自東盟進口集成電路總值為2,268.1億元,按年增長23.8%,佔自東盟進口總值的24.2%;中國對東盟出口集成電路總值為896.8億元,按年增長29.1%,佔對東盟出口總值的7.8%。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拉動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長3.2個百分點。

此外,與美國極力拉攏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變得更加密切。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與越南進出口額按年增長18.1%,進出口規模位列東盟各國首位,增速高出中國與東盟整體貿易增速12.5個百分點。同時,中國與泰國進出口額按年增長9.2%,對越南、泰國進出口增長合計拉動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長5.7個百分點。

中國的進出口表現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在危機下的強大韌性。中國之所以能夠融入全球經濟和產業鏈中,是由市場空間、生產要素成本、勞動力素質、產業配套能力、基礎設施成熟度等綜合因素決定的,是全球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果。事實證明,世界經濟離不開中國,全球產業鏈也需要中國製造的參與。而所謂的與中國「脫鈎」不過是美國部分政客的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