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英國用日企建5G 印度國產化 與華為較勁誰勝誰負?

撰文:于小龍
出版:更新:

美國「封殺」華為的5G設備之後,全世界的5G產業格局便陷入了混亂,甚至有些狂躁。6月末,美國政府號召思科(Cisco)、愛立信(Ericsson)等美國和歐洲的企業重啟5G設備產業化生產,與華為搶奪市場。7月15日,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宣佈旗下企業已經擁有了自主的5G技術。7月18日據《日本經濟新聞》透露,剛剛「排除」華為的英國政府又轉投日本企業,請求幫助建立5G網絡。

短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全球5G技術彷彿一下子突飛猛進,就連4G技術都還沒有掌握、沒有完成佈網的印度,都已經突破了技術瓶頸。中國的華為公司原先那些在5G領域獨步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似乎已經搖搖欲墜。美國似乎成功了,證明瞭沒有華為的5G也將一樣精彩。

5G技術正在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寵兒,美國也正在集中精力「封殺」華為的5G技術。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認為5G只是「小兒科」。(AFP)

然而問題真是這樣嗎?2019年9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參與一款對話節目時就曾表示,5G是一個「小兒科」的事情,技術並不難,華為可以把5G技術獨家授權給美國公司。這樣大家就可以在一個起跑線上競爭。

5G這個在美國、英國、印度等國政客眼中的「國之重器」,在中國一些輿論中的中國「殺手鐗」,為什麼在任正非的眼裏卻只是「小兒科」。是任正非在故作輕鬆,還是5G技術本身被誇大和政治化了呢?目前,美日英印等國家對華為海外5G市場的「封殺」和「搶佔」,華為的地位還保得住嗎?任正非真的不著急嗎?

其實,這裏確實存在一些誤解。人們一方面在把5G技術「神秘化」,認為高不可攀;另一方面又再把整個5G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想像的過於簡單和理想。

在技術方面,正如任正非所言,5G在技術原理、設備研發上其實並不複雜。大多數具有成熟電子科研能力和通信產業的國家都可以研製出自己的5G技術和設備樣品。不用說美國和日本這樣的技術強國,就連印度,這種連3G網絡、4G設備都沒有吃透的國家也可以通過晶片設計外包、元配件進口、組裝等方式成功研發、生產出印度的國產5G設備樣品。

尤其是5G基站設備,這種對功耗、體積都要求要求不高的產品,從編碼、演算法,到晶片和射頻天線,再到網絡傳輸與儲存,只要擁有完成的產業鏈,就沒有太高深的的技術壁壘。目前,歐美和日本的高科技公司、晶片製造企業完全可以短期內打造出5G設備,去爭奪5G市場。

目前的問題只不過是與之前的產業格局發生了些許變化而已。與之前3G時代,歐美獨佔技術標準、壟斷市場,4G時代,歐美企業壟斷核心技術不同,中國在5G時代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技術標準,並且業已掌握了核心技術。也許正是由於5G技術,尤其是5G基站設備在技術、製造上的相對簡單,才得中國實現了全線突破。在5G基站設備上,無論是晶片設計、製造、射頻天線、傳感器的設計製造,等等全部環節中國企業和華為旗下的海思品牌都實現了自主替代。

再加之中國龐大的產能和廣闊的國內市場,使得5G技術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和產業的問題。世界的商業和科技發展史已經不止一次證明,不論是從電力的應用,還是從個人電腦的普及,市場的佔有和消費習慣的養成往往是可以改變人類科技走向和技術路線的選擇。5G技術當然也不例外。

任正非之所以說5G技術不過是「小兒科」,人工智慧(AI)才是關鍵。這並不是說5G技術無足輕重,而是華為在5G基站產品上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華為缺少的是在AI技術上的能力和積累。今後在5G網絡搭建好之後,真正的應用和技術爆發也都將集中在AI領域。

這也是美國的高技術企業,為什麼明明早已擁有5G基站設備的生產能力,卻不進行大規模產業化、大範圍推廣,反而都在研發AI技術的原因。一方面是在4G紅利還沒有吃光挖淨,投資5G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是,目前華為的5G基站設備和鋪網工作,投資巨大、收益微薄。尤其在AI技術沒有跟進,5G網絡缺乏應用場景和市場盈利模式的情況下,歐美資本當然不願意投入5G基礎設備的量產和網絡普及。

但是,中國的發力和華為的發展卻打破了歐美長期以來的戰略佈局和產業格局。雖然中國其實幹的還是通信產業中「最苦最累」工作,但是卻可以由此實現逆襲。這正是歐美政客所最擔心的——中國一旦形成初級產品的突破,建立了良性的晶片產業升級循環模式,就可逐步優化、改進產品性能,之前歐美晶片產業設立的產業門檻和高高在上的市場標杆就將被逐步突破。

目前情況是,雖然歐美的資本壟斷財團已經幡然醒悟,意識到了華為的威脅,但是已經為時已晚。無論美國、英國還是日本,雖然可以研發出樣品,並搶佔一小部分市場外,但只要已大範圍鋪開,與華為在全球進行產業和市場的全面較量,並試圖替代華為,那麼無疑將輸得更慘。

對此,任正非自然毫無壓力,並且樂見其成,希望歐洲、美國、日本,甚至印度的企業在5G技術和基站產品上的奮起直追。而華為則將趁機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AI技術和核心製造能力的發展中去,以期抓住5G技術競爭的真正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