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美聯儲調整政策思路 為何成全球經濟威脅?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8月27日,受到全球市場高度關注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拉開序幕,本次會議主題是「展望未來十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Navigating the Decade Ahead: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Policy)。會上,美聯儲(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宣佈了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框架的重估,即有關「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聲明」的更新。

鮑威爾宣佈,美聯儲將正式引入「平均通脹目標」的政策,其具體表述為「美聯儲尋求在一段時期內令通脹平均達到2%,也即在通脹持續低於2%一段時期之後,貨幣政策將尋求令通脹保持在略高(moderately)於2%以上一段時期」。也就是說,美聯儲通脹目標的平均值是2%,短時間內通脹超過2%是被允許的。

美聯儲政策的這次「關鍵更新」意味著,如果通脹水準長時間低於2%,美聯儲將採取更加激進的貨幣政策,即使「矯枉過正」(導致通脹水準超過2%)也在所不惜。儘管鮑威爾在大會上表示,如果通脹壓力過大或者通脹預期偏離美聯儲的目標,美聯儲將毫不猶豫做出政策反應,但是此次政策更新令美聯儲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約束,使其能夠放開手腳採取更加激進的貨幣政策。因此,鮑威爾的這次發言被外界視為美聯儲政策里程碑式的改變。

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鮑威爾仍然強調,貨幣政策必須具有前瞻性,希望阻止通脹預期下降的周期。(新華社)

為瞭解釋「平均通脹目標」政策的合理性,鮑威爾在發言中用了很大的篇幅闡述低通脹對經濟的危害。鮑威爾表示,雖然低而穩定的通脹水準對一個運轉良好的經濟體至關重要,但是持續過低的通脹水準會對經濟造成嚴重風險。低於預期的通脹可能導致長期通脹預期的下降,而這反過來又可能拉低實際通脹水準,最終引發通脹和通脹預期不斷降低的惡性循環。

鮑威爾的擔憂並非危言聳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日本與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的背後是長期的低通脹和低利率環境。美國經濟的表現在發達經濟體中較為強勁,但是通脹始終維持在較低水準。自2012年美聯儲首次引入2%的通脹目標以來,美國的通脹指標平均僅為1.4%。低通脹和低利率使美聯儲在面對經濟衰退時缺乏有效的政策施展空間。在美國限制移民、人口老齡化加劇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美國經濟「日本化」,美聯儲必須「更加積極有作為」。

然而,美聯儲為本國量身打造的「平均通脹目標」政策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新的「威脅」。一方面,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將更加激進,全球經濟面臨大起大落的風險。為了在長期達到2%的平均通脹目標,美聯儲很可能在短期內將通脹目標設在2%以上,這意味著力度更大的貨幣刺激政策。同樣,當通脹大幅超過2%時,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收縮也會更加激烈。

市場認為美聯儲將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圖為2015年12月16日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聯儲大樓外景。(新華社)

由於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美聯儲釋放的大量流動性能夠擾動全球經濟。如果美聯儲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大收大放,完全不顧及其他國家所處的經濟週期,那麼對國際貨幣環境依賴程度較高的經濟體將備受打擊,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犧牲品。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這種悲劇已經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身上上演,而美聯儲政策的轉變或將使悲劇的發生頻率更高、烈度更強。

另一方面,「平均通脹目標」政策可能會使美國當前的債務危機隱藏地更深,一旦爆發也將更加猛烈。美聯儲政策的轉變意味著,美聯儲在達到完全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之前不會加息。高盛預計,這兩個目標直到2025年左右才能實現。也就是說,美聯儲可能會長期維持零利率。這將大大降低美國政府和企業的融資成本,削弱當前債務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然而,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部分企業的債務都已愈發不可持續。如果美國政府和企業不思改善收支情況和盈利能力,一味地憑藉低利率環境借新債還舊債,那麼當美聯儲再次加息時,此前遺留的債務問題可能集中爆發,由此引發的債務危機規模或將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