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中國流動性趨緊 藉農曆年前觀察幣策轉向力度

撰文:姚卓然
出版:更新:

中國流動性趨緊,人行上周全周累計全口徑淨回籠4,705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三周高,並一改臨近月底和農曆新年釋放流動性的習慣。今周及下周將是觀察央行在農曆新年前操作的窗口,投資者可從中觀察中國就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力度。

中國突如其來的收水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上周,人行是一連四天淨回籠,分別淨回籠2,405億元、780億元、1,000億元及1,500億元,明顯收緊資金面,同時向市場發出明確收水訊號。A股在高位回吐,上證自1月25日高位3637點最多跌逾5%,力守3500關前浪頂支持。

然而,即使人行上周五否認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的傳聞,以及人行連續兩日放水,上周五和今日各淨投放980億元,合共1,960億元,不過短期資金依然較為緊張。

在交易所市場上,各期限國債逆回購利率雖在周五回落,但今日卻再度衝高。其中,上證所隔夜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收報4.14%,較前一交易日大漲逾129個基點,GC002和GC003分別收報為3.72%和3.775%,均較前一交易日分別升108個基點及87.5基點;GC007也曾一度逼近4%關口,最高見3.9%,收報3.53%,按日跌13個基點。

同時,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亦同樣緊張,上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上升,上周五隔夜期限更抽升至3.28厘,創2015年3月新高,今日稍為回落至2.79厘水平,而7日期限則再抽升至3.2厘水平,亦創2015年4月新高,1個月期限升至2.85厘,創2018年7月新高,可見即使人行連續2日放水,內地短期資金未見放鬆。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隔夜期限自1月6日起開始抽升,在1月29日最高見3.28厘,創2015年新高。資料來源:中國外滙交易中心)

觀察貨幣「轉彎」力度

事實上,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在1月26日已表明要求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又指中國槓桿率上升得非常快,他擔心如果今年貨幣政策不進行適度轉向,會導致中長期更大的經濟、金融風險,當然貨幣政策轉向也不能過快,則會加劇通脹問題及影響實體經濟。同時,他提到去年首三季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25個百分點,為2009年以來最大升幅,他表示這將會導致未來的金融風險,有些領域的泡沫已經顯現,包括A股及一線城市樓價等。

今周及下周將是觀察央行在農曆新年前操作的窗口,今星期公開市場共有3,84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到周五到期規模分別為20億、20億、1,800億、1,000億和1,000億元。投資者可留意人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從而釐定政策轉向強度。

中信証券認為,央行的短期流動性調節不等於貨幣政策全面轉向,其主要考量在於提高流動性波動預期,抑制債市加槓桿,預計農曆新年前央行將淨投放1.7萬億元,其後資金流入將更加平穩,市場進入資金驅動的慢升階段。

關注海航華夏幸福債務問題

內地資金緊張,融資渠道收窄,一些本身財務能力弱的公司更捉襟見肘,面臨更大的難關,債務問題再成另一關注點。

海航早已陷入財困,公司在海南省政府介入11個月後,債務問題未見改善,上周五發表聲明表示,遭債權人入稟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通知書,申請海航集團破產重組,事件涉及未能如期償還債務等問題。海航控股公布巨額虧損,2020年淨虧損達580億至650億元,破A股歷來紀錄,虧損額至少是公司市值的2倍。

此外,同為焦點的是「千億房企」華夏幸福(上海:600340)。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現時股票及債券均被停牌。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在停牌前,2022年5月到期的「18華夏01」債券價格跌至68.15元,較發行價格100元低近31.9%。

公司「三條紅線」全踩,兼1月中旬時有傳中融國際信託旗下2款指向華夏幸福下屬公司的信託產品未能按期償付,涉及金額超過11億元,幸好其後達成和解,同時,在1月20日兑付「16華夏債」近15億元的回售本金及利息,並進行轉售。

「千億房企」華夏幸福陷入債務危機,現時股票及債券均被停牌。(中新社)

不過,市場對公司的財務能力投予不信任票。惠譽評級將華夏幸福的評級從B降至CCC,理由是其無法提供明確的計劃來解決即將到期的債務,因此獲得融資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而中誠信國際亦下調華夏幸福的主體評級,由AAA調降至 AA+,並將主體和債項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中誠信國際認為,華夏幸福向招商銀行回覆的與中融信託公司達成和解的行為雖不構成融資違約,但表明華夏幸福現金流緊張。

平保(2318)持有華夏幸福25%的股權,屬第二大股東。目前與工行(01398)牽頭成立債委會。債權人委員會的組建計劃由華夏幸福工作組決議,該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和住房部的官員組成,監管部門此前表示排除公司破產重整的可能性,並料會進行銀行貸款延期或停息等措施。

去年繼3間國企債務違約後,今次債務風暴卷至華夏幸福和海航,兩者規模不少,如今中國貨幣政策稍有轉向,融資空間驟減,借貸成本亦上升,須密切留意貨幣政策轉向的強度及連續性,以及財務本身已較差的公司債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