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傳縮表? 解讀中國新增貸款組合轉向│財經評論

撰文:姚卓然
出版:更新:

中國突傳縮表,據《彭博》報道,人行召開的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上曾公開要求,要保持貸款平穩成長、合理適度,更要求銀行今年的新增信貸投放量與去年相當,而部分外資銀行近期也被當局作出類似的窗口指導。不過,人行未有評論。

內銀股走弱,工行(1398)跌1.4%,建行(0939)跌0.5%,民生銀行(1988)跌2.3%,招行(3968)跌1%。

總體貸款要按年持平 

在3月22日,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彭博》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人行在會上要求銀行今年的新增信貸投放量與去年相當,而由於今年首兩個月份信貸超預期激增,這意味著銀行需要限制今年餘下時間的信貸增速。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為19.6萬億元人民幣。今年1至2月新增貸款已達創紀錄的4.9萬億元,按年增加16%,並已佔去年的四分之一。

根據彭博計算,若今年維持去年新增貸款規模,則意味貸款增速為約11%,創逾十五年最低。至於英國《金融時報》此前亦報導稱,央行2月份要求銀行將第一季度的新增貸款規模保持在去年同期的同等甚至更低水平。

紐時:中國要求許多外資銀行減貸款賣債券

另外,《紐約時報》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已推出新規定大幅限制外商銀行在中國拓展業務的能力,降低它們對本土中資銀行的競爭力。其中兩位知情人士稱,上周三(1日)生效的另一條規則要求許多外資銀行減少放款,並賣出手中債券和其他投資。

房地產緊緊抓住不鬆 資金力求轉入企業實體

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上月底要求銀行加強審核經營用途貸款,防止流入房地產領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是金融體系最大灰犀牛,「但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這個成績來之不易,相信房地產問題可以逐步緩解」。

中國極力防止資金流向房地產炒房。從上圖可見,中國人民幣新增貸款大約維持在1萬億元左右,但住戶新增貸款分部開始萎縮,而企(事)業單位貸款卻不斷慢慢地增多,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過去一年,住戶貸款一直佔新增貸款至少5成或以上,但自今年開始,中國極力要求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住戶貸款佔比因而被壓縮。今年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達3.58萬億元,住戶貸款新增1.27萬億元,佔整體新增約35%,而企(事)業單位貸款,即為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開始超過住戶貸款,達2.5萬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2月新增貸款為1.35萬億元,住戶貸款增加1,421億元,只佔約一成,其餘均主要流入至企(事)業單位貸款佔近9成。由於去年首季疫情關係,去年2月份數字未能作準,但就按月比較,新增住戶貸款亦逐步縮減,可見中國在新增貸款的組合部分上明顯著力。

在總體新增貸款的數字上,實為不急轉彎,但內裡的貸款組合已轉變了,不再由房地產主導,而是流入至更多企業之中。中國將於4月9日至15日公布3月份的金融數據,據彭博綜合估計,中國新增貸款為2.3萬億元,值得投資者重點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