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攻略|「ATM」股價勢如破竹 易方資本分析師:能叫泡沫嗎?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疫情令用戶更加依賴互聯網,市場復甦期間,科技股遠遠跑贏大市,股價不斷創新高,未及早意識科網價值的投資者,回報望塵莫及,可謂多麼羨慕多麼妒忌多麼恨。港股代表「ATM」(阿里、騰訊、美團),今年股價如入無人之境,本欄訪問易方資本高級分析師Dennis Guan,講解ATM估值是否合理,和三家公司的競爭格局如何。

納指頻頻創新高,新經濟與傳統價值股的估值差距進一步擴大,市場近期屢有科網泡沫重現的疑問。不過,摩通近日發表報告就指,科技股驚人的升勢將會持續,建議繼續持有科技股,享受未來增長潛力。報告還指,與過往科網泡沫不同,今輪科技股升勢,背後有強勁的盈利及現金流支撐。

ATM業績勝預期

科技巨頭的港股代表有「ATM」—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和美團點評(3690),三家公司公布第二季業績後,股價再迎新一輪升浪。

先看騰訊,次季Non-IFRS盈利301.5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8%,高於市場預期約4%,手遊繼續是增長動力。按騰訊股價於550元水平計,動態市盈率(過去12個月市盈率)約46倍。

至於阿里巴巴截至6月底止的季績,Non-GAAP盈利為394.74億元,增長28%,同樣勝過市場預期,加上螞蟻集團上市、納入恒指等短期利好,刺激股價高唱入雲至接近280元水平,動態市盈率為31倍,仍比騰訊便宜得多。

騰訊估值更貴

只是,買股買前景,比較騰訊和阿里的預測市盈率,前者2020年和2021年預測市盈率分別約38倍和31倍,後者則為31倍和25倍,考慮到阿里所在的中國電商市場競爭激烈,用戶增長疑面臨「天花板」,難復以往高增速,只能盼望阿里雲早日盈利,而騰訊仍可憧憬遊戲業務海外擴張、微信加速變現,不難理解為何市場肯給予較高估值。

美團無疑是三股中最難估值,次季調整後淨利潤為27億,按年增加82%,遠勝市場預期的盈利中位數1.95億元,然而,目前美團動態市盈率為400倍,實在令人卻步。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明年美團盈利可大幅提升至160億元。即2021年預測市盈率約83倍,如此看來,是否「泡沫」真的是見仁見智。

分析師﹕騰訊挑戰來自字節跳動

科技股遠遠跑羸大市,易方資本高級分析師Dennis Guan表示,資金抱團大型互聯網公司,第一是基本面和業績強,第二是怕風險,選擇流動性強的公司,第三是流動性氾濫,隨資金愈來愈多,估值水平可能還會往上。

騰訊和阿里的2021年預測市盈率分別約31倍和25倍,他回應:「能叫泡沫嗎?感覺還好,貴不貴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買50倍的,有人就喜歡買20倍的。」他又說,這些大公司的市盈率雖高,但增速趕得上,較大風險是美國制裁,「但看起來對阿里、騰訊,尤其對美團基本沒甚麼影響。硬件那些隨便能被美國制裁,軟件和互聯網可能相對好一點,尤其是更著重國內市場的。」

Dennis Guan說,從估值上,美團按市盈率計會較昂貴,但認為美團是三家公司最具確定性的,在國內競爭格局中,只需應對阿里的餓了麼,然而餓了麼很難對美團造成威脅,至於阿里巴巴在各方領域競爭都滿激烈,例如除餓了麼之外,生鮮食品業務亦要面臨美團的入侵。

至於騰訊,他認為「比較穩」,唯一風險主要來自字節跳動的挑戰,因該公司平台眾多,如抖音、西瓜視頻和每日頭條,若公司發展海外受阻,在國內對電商、廣告和遊戲發力都會較狠,可能直接單挑電商巨頭阿里及遊戲巨頭騰訊,「三者混戰會較激烈」。

字節跳動擁有龐大用戶,足以挑戰騰訊和阿里的地位。(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