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林鄭是怎樣煉成的? 顧汝德著作:視社服成本「潛藏毒性」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因提高長者綜援門檻一役,遭翻當年任社署署長期間歷史性操刀削減11.1%綜援的舊帳。在港英年代出任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外號「魔僧」的顧汝德(Leo F Goodstadt),在其著作《失治之城 掙扎求存的香港》中,提到林鄭於港大時期屬「社會弱勢社群及公義而奮鬥的社運分子」,不過隨著她以「行政精英成員身份」加入公務員團隊,成為政府明日之星,在庫務局「長期而出色的表現」,使她捨棄年輕時「對公民抗議活動的熱情」,並解讀林鄭視社會服務所需成本「潛藏毒性」。

林鄭月娥在參選特首時談及其參與學運的經歷。(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翻查紀錄,林鄭月娥在80年代加入政府前,經常站在前線參與社運,甚至曾與民主黨元老李永達和單仲偕組織社運,又曾擔任副團長,組織首個到清華大學的交流團。林鄭曾接受訪問稱,以為這些「人生污點」會令她難以進入政府,又指讀書時已參與學生運動,甚至在報考政務主任前6個月,也參加舊政府總部門外的靜坐。

顧汝德在其著作《失治之城 掙扎求存的香港》中指,林鄭於中學開展「社會服務志願工作」,到加入港大時,成為「社會弱勢社群及公義而奮鬥的社運分子」;不過隨著她以「行政精英成員身份」加入公務員團隊,使她捨棄年青時對公民抗議活動的熱情,以及失去捍衛「社會弱勢社群及公義」的精神。

顧汝德指,林鄭被當年港英政府選中參加英國劍橋大學的課程,回到香港後成為政府明日之星,她在庫務局長期而出色的工作表現,使她失去上述所言的熱情和精神。顧汝德認為,林鄭「得出一個結論」,政府提供社會服務所需的成本潛藏毒性,「她又開始相信,香港的公共財政總是有危機,故此削減成本是絕對優先事項。她還相信,只有政府部門採用私營企業模式運作,才能確保財政穩定。」

顧汝德所提到的庫務局時期,為主權移交前後的時間,林鄭於1993至96擔任首席助理庫務司,於1996年5月開始在庫務局先後出任兩個不同的副局長職位,其後2000年8月於接掌社會福利署署長。

書中亦談及林鄭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的表現,指林鄭上任署長後著手改革管理和資金調配,又引述林鄭曾稱:「花費在福利上的每一元都是以犧牲其他政策領域為代價」,讓人覺得她的部門服務在香港年度預算中只屬末席,並指林鄭倡議「私營權構參與」,以更經濟的解決方案來提供公共服務。

顧汝德有「魔僧」之稱,,1962年來香港,曾任《遠東經濟評論》副總編輯和《歐元雜誌》(Euromoney)特派記者,1989年加入政府擔任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直至1997年,2001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

圖為交流團到幼兒院探訪,林鄭月娥(前排右四)在照片中一臉嚴肅。(李永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