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組須廣邀人才 朱兆麟籲釐清工作方向:妥善分工不濫竽充數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連日聽取各界意見,其中一個重點政府架構改組,增設職位切合施政需要。不過,近兩屆政府都出現一個難題,就是人才不願進入「熱廚房」。

未來一屆政府需要進行多項大規劃,北部都會區、疫情後推動經濟、大灣區發展,以至應對人口老化、貧窮問題、房屋、經濟轉型和稅務改革等,都需要各方面的專才協助,甚至「擔正」政策推手。距離新政府上任還有約兩個月,如何覓得一流人才加入,是李家超團隊實際要面對的問題。

李家超早前透露,傾向接納及推行政府改組建議。(資料圖片)

下屆政府將改組 增設多個崗位

綜合政界消息,李家超有意擴大問責團隊,包括政務司副司長和財政司副司長、設立更多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亦會恢復被林鄭月娥取消的中央政策組、新聞統籌專員等。距離新政府上場只有約兩個月,問責官員職位需要經過資格審查,再要得到中央批准才能確定人選,因此李家超組班的時間並非十分充裕。

未來政府有很多大計劃,需要有深入認識的專家,才能順利推行。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去年的立法會選舉有各方面的人才參選,包括智庫人士、大學學者、商界高層、港漂等。新一屆政府固然可以參考,邀請更多不同的人才加入,但另一方面亦必定面臨很多難題:這些人才願意進入政府嗎?能在政府發揮所長嗎?不同人才之間能夠互相配合嗎?

政府改組勢在必行。(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人才各有專長 應按能力適當任用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朱兆麟關注新一屆政府選才的情況,「人才有好多種,有些人專注選舉工作,有些從事政治工作,亦有些是研究人才。」他說,單單是一個範疇,不同種類人才的關注點、能力都不同,「房屋局興建房屋為例,工程師、規劃師、研究學者各有所長,他們看事情的重點也不同。另外,有些人擅長於研究、工作,但又是否擅長於鎂光燈下向公眾解説呢?這些都是實際問題。」

朱兆麟認為,政府架構重組之下,第一步是先要釐清各崗位的職能,理解它們未來的工作方向,需要具有哪些能力的管理者,再以此為根據找尋人選。

朱:成功人士必有利益關係 不應先入為主憂官商勾結

有了職位要求,下一步就是找尋相關人才。然而在延攬人才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首先是選人準則問題,「你看重的是一個人的Intelligence(智慧),還是Integrity(操守)?近年外界批評AO(政務官)離地,但找一個商人入政府,他自己或公司可能會有財務或經營問題,或曾經被人投訴。而且一個成功的商人必然有很深的利益和人事關係,若這樣放大來審視,一定會減低有能力的人入政府的意欲。」

朱兆麟説,以此眼光審視智庫機構,同樣會出問題:「某人所屬智庫必定對該局範疇相當熟悉,政府才會邀請他任局長,但局方邀請該智庫提交研究報告時,又可能會被人批評私相授受、利益輸送、官商勾結。」

他以美國財長為例,都是金融界或學術界的猛人,「保爾森(Henry Paulson)是高盛行政總裁,傑克盧(Jack Law)金融海嘯時在花旗集團負責投資業務,耶倫(Janet Yellen)在大學的研究對政府和經濟有好大影響。如果凡事先看利益衝突的話,這些頂尖人才全部都無法任用了。」

他說,業界人脈、資歷往往是成功人士必有的優勢,伴隨而來的必然是利益關係,政府選才以至社會審視時,都不應先入為主,認定「有可能以權謀私」而抗拒,「其實商界成功人士留在商界『仲好搵』,入得政府都有服務社會的心,所以政府及社會各界都應先讓他有安穩而可以發揮的工作環境,否則只會令有能之士卻步。」

朱兆麟認為,政府迫請外界人才加入時,要讓他們了解工作方向,以及可以充份發揮專長。(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不同專業須分工合作 

要令有能之士發揮所長,除了適當地「保護」之外,工作方向、團隊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一個政策局涉及多個範圍,每個都是一門專業,如何分工十分重要。「以建議分拆出來的運輸及物流局為例,海陸空運輸和倉儲,粗略已經是4個不同專業,政府聘請業界人才時,要考慮是否邀請不同專業的人士,例如局長有機場或物流管理經驗的話,副局長就要有鐵路或巴士管理經驗,再按此做日常分工,讓專才和重點範疇能相匹配。」

朱兆麟指,以外界人才的角度,均希望進入政府後能有好的發揮,政府宜向他們說明工作方向,合作和分工關係,以及施政理念,「副局長都要看局長是哪位,如何分工合作,無理由『盲中中』走入去。」如此一來,每個職位理論上都可以請到匹配的人才,而不是濫竽充數或由其他專業人士「兼職」。

長遠來說,朱兆麟建議參考日本的松下政經塾,從基層前線工作到理論和行政管理,全方位培訓新一代政治、管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