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業化|葉劉斥曾蔭權任內去工業化 因短視錯失創科黃金十年

撰文:伍靖華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19日)續會,討論並通過由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動議的「制訂全盤工業藍圖,推動香港工業發展」議案,多個議員批評政府對工業支援不足,導致香港近年在工業發展落後,促請政府加快推動相關程序。
新民黨葉劉淑儀指,香港製造業曾有過輝煌歷史,但隨着國家改革開放、工業北移,香港製造業轉型。她批評前特首曾蔭權,在任期間去工業化,認為他只注重商貿服務是短視,令香港的工業及創科喪失黃金十年。她指近年政府跟隨國家步伐,大力投資創科是個好趨勢,透過大灣區的發展和深圳合作,亦是很好的機遇,同意工業透過創科提高檔次,在大學研究產業化,更要配合大規模研究。

立法會通過議案 促政府制訂發展工業藍圖

同屬新民黨的議員容海恩說,國家「十四五」規劃堅持以創新推動發展,以及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推動再工業化可令香港創科得以發展,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她引用生產力促進局去年底《香港再工業化研究》的數據指,不少外地企業願以香港為主要市場,亦有超過一半企業表示計劃將生產線搬回、以及擴展至香港,反映香港有吸引企業發展的潛力,但必須解決香港欠缺土地的難題,設法增加創科用地和土地審批程序,鞏固香港科研和知識產權的地位。

《香港再工業化研究》由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撰寫,以新加坡、以色列和瑞士為例子,研究其他政府透過技術及創新活動以促進先進製造業發展所採取的具體政策。

陳健波:經濟結構長期失衡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香港經濟結構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經濟基礎不夠穩健。他表示,歷屆政府致力發展新興產業,但種種阻力導致發展有限,現屆政府所提出發展高端創科工業,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勞動力,注重科研和國際市場、知識產權物流和稅制等層面,香港在這幾方面都有優勢,同時毋須將全部工序留在香港。香港可以擔任創科企業的協調和物流中心,負責科研、市場開發和自動化等生產程序,需要土地和人力的程序可留予大灣區工廠負責。

薛永恒:加大力度再工業化 已留350公頃創科用地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回應指,吸引境外資金和人才落戶香港,對香港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政府在2022-2023年度,分階段增加9千萬港元經常撥款,加強投資推廣署的工作,同時加強香港在內地和海外的投資網絡、引進人才,同時積極培育本地設計人才,加大力度協助港商開拓內銷市場。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創科和再工業化對香港的經濟貢獻非常廣泛,難以用單一數字作全面衡量,會加大力度推行再工業化,明白創科及工業需有足夠用地,故已預留350公頃土地予創科發展。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