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旺角波鞋街重建淪連鎖商場 市建局「以錢為本」要不得

撰文:陶思文
出版:更新:

走過旺角波鞋街,同樣是售賣球鞋、體育用品,但花十年建了這座由三層商場及上蓋二十七層住宅的單棟高樓後,波鞋街已昔日不再。重建,一定會有改變,但不代表要變到面目全非,才算是社區更新。市區重建包含的不應只是地產發展項目及地區商場化,保留社區面貌及活化舊區應如何執行,取決於市建局的角色定位。作為半官方機構,市建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定比發展商更高,但現時市建局明顯未能做到「以人為本」,政府應重新檢視市建局定位,否則香港長遠只會付出更沉重代價。

上個月落成的波鞋街重建項目,新建成的大樓和香港各區大型商場差別不大,雖然以「體育用品城」的名義包裝,但大型國際品牌林立,舊日的小店有不少已經離場,當中原因包括租金大升,小店難以生存。「波鞋街」賣的不只波鞋,多元的體育用品和人性化的服務如穿球拍線、預留球鞋等,和在大型品牌的購物服務截然不同。

上個月落成的波鞋街重建項目,新建成的大樓和香港各區大型商場差別不大,雖然以「體育用品城」的名義包裝,但大型國際品牌林立,舊日的小店有不少已經離場。(資料圖片)

不談項目和當初的計劃大相徑庭,欠缺空中花園、體育名人館等以增加商鋪及盈利,小店被取締、換來高檔商場,似乎會是愈來愈常見的重建模式。波鞋街採用了日式的設計,多了休憩綠化空間,但項目卻令波鞋街更見單一化。收購業權的過程中,曾有地區人士、地下商舖業主反對,但最後仍完成收購。

「收購、反對、清拆、提出方案、落成」,另一個曾面對社會更大反對聲音的重建項目「喜帖街」——利東街,亦面對相差無幾的命運。利東街重建後的商場亦有不少國際品牌進駐,變成一個「主題商場」,但改頭換面後,內涵亦已不再。

市建局以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但此並不應是「以錢為本」的藉口。政府於2001年宣布注資100億元成立市建局,主要負責市區更新及樓宇復修工作,其後對市建局的運作給予了很大的自主性。首三年的重建項目中,市建局出現了高達30億元的累積虧損,亦錄得負資產。但其後多年都錄得可觀盈餘,只有兩年的年度虧損,淨資產亦有年年遞增。

市建局不應只以管理賬目為藉口,把市區重建當作「一盤生意」,重建項目亦要符合市民期望、可持續發展及社區保育等原則,而不單是提供更多住宅項目,否則政府當年成立豈不是成立了一個發展商?政府是否應考慮如何監管市建局的運作,及確立市建局定位?

利東街重建後的商場亦有不少國際品牌進駐,變成一個「主題商場」,但改頭換面後,內涵亦已不再。(資料圖片)

早於2015年,市建局行政總監譚小瑩突然請辭一事,已反映了市建局的定位問題,當時有報道指她與主席蘇慶和理念不同,無法收窄和主席在理念和定位上的不一致而辭退。她認為市建局不應淪為發展商,或是協助收回業權提供土地的經紀。市建局的重建模式亦為人詬病,公開招標競投後,市建局不應被發展商主導計劃。

她個人的辭退,雖不知有否為市建局帶來轉變,但若政府繼續對市建局持一貫態度,我們只會盡見更多像喜帖街、波鞋街等的項目發展,香港只會有愈來愈多類似的大型高檔商場,愈來愈一體化,社區面貌都會被取締。

重建和發展本來就不應分割開來,城市發展規劃和社區配套本來就是一連串的,現時市建局職權不清,和發展局各自為政,政府要重新檢視的是如何把兩者結合,真正讓各舊區市民得益。《市區重建策略》提出「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方針,就不該只淪為口號,政府亦有責任監管市建局的運作。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