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領展街市商場 救回民生

撰文:陳紹銘
出版:更新:
高鐵800多億、機場三跑、中部人工島各1,000多億等等,要動用數十億回購商場或街市,遠比高鐵超支的196億為少…現在政府已另設750億「房屋儲備金」,這個戶口大可以另作撥備購買商場街市,「買回民生」。
陳紹銘
2015年11月是領展上市10周年,團體抗議領展管理令市民百上加斤,生活不便。(曾梓洋攝)

近日全港不同屋邨掀起民生風波,多個商場和街市,或是裝修、或是清拆、或是加租。不單小商戶受害,無法繼續經營,小市民的消費選擇亦愈來愈少,愈來愈貴;最近甚至連社會福利署和志願團體亦被加租迫遷,令人氣憤之餘,在面對私營化的領展及外判公司,也相當無奈。在嚴重影響民生的情況下,當年犯下重大錯誤的香港政府,無法逃避責任,必須盡快回購街市及商場等設施,增建公共街市,保障基本民生。

私營化/外判制的可怕

過去10年,大家大概都見識到領展(前身領匯)如何張牙舞爪。但近期的情況更是令人髮指,頌安、隆亨、長發及天盛街市,被加租迫遷,黃大仙和天耀街市整個被殺。最近,領展轉售廣田商場予新投資者,要求社福機構交相等租金8成的管理費。商販、居民、團體曾力挽狂瀾,不時請願、記招、甚至罷市,能夠製造社會聲音,亦是盡力而為;但得到的回應大都不正面,大概只是「這是私人公司企業,無得管」、「上市公司要照顧股東利益」、「情況已交由外判商負責」。直接一點,就是「做生意啫,犯法呀?」、「我公司做咩,唔關你事」。這是將公共資產私營化或外判制的可怕之處,即使再荒謬的逆市加租、無必要的高檔化或豪華裝修,但也像是「奈佢唔何」,令受影響的商販及市民相當無奈。

建華集團將良景街市翻新成良景市集,裝潢與管理一如集團以往管理的街市,走向商場化。(香港01記者攝)

更大問題在於,屋邨中的商場、街市,是一般市民購買必需品及日常用品的地方,並不同於一般的商業運作和私人市場。大幅的加租,不簡單是「嫌貴咪唔好租」或「有人租咪得」的生意想法,而是會直接影響民生,減少居民選擇及增加市民開支。而另一問題,是商場街市原本是公共資產,由政府興建,服務區內市民;但眾所周知,於2004年房委會決定變賣公共資產,分拆物業出售。最近出版的新書《十年後的領會 為香港尋找未來》,至今看來,仍然令人十分氣憤,當年盧少蘭力阻政府分拆資產,被財團、政黨及市民指責,被斥「阻人發達」,當年通過議案的立法會議員及政黨固然要負責,但最大的責任,仍是特區政府。

領展大幅加租,長發街市檔主上月罷市。(蔡正邦攝)

善用財政盈餘 逐步回購街市商場

回購領展,已經說了很多年,當然仍值得繼續爭取。張炳良在2012年曾回應,當時回購25%領匯股份,要230億,現時要整體回購或要動用近千億,阻力較大。分段逐步回購個別商場或街市,或會相對實際可行。而近年,領展亦大舉出售旗下商場,每個商場涉及數億元,例如馬鞍山利安商場,面積4萬多呎,近400個車位,估值約7億,每年租金收入約3000多萬。其他出售的還有藍田平田、黃大仙天馬苑、大埔運頭塘邨、粉嶺欣盛苑等等商場及停車場,部分估值只涉及1至2億。

以億計的金額,對市民當然是天文數字,但在最近大白象基建不斷硬推時,大眾大概對政府的開支不會陌生,高鐵800多億、機場三跑、中部人工島各1,000多億等等,要動用數十億回購商場或街市,遠比高鐵超支的196億為少,有何困難?而且,商場街市也能為房委會提供穩定的收入,而不是單單的開支。此外,現在政府已另設750億「房屋儲備金」,這個戶口大可以另作撥備購買商場街市,「買回民生」。

除了回購,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興建公眾街市、新屋邨商場停止外判改由房署管理,即使外判亦要高度設限:包括控制租金、優惠小商戶、推動墟市政策等等。政府當年賤賣公共資產,導致近年的殘局,小商戶被趕走、市民被迫買貴餸、屋邨特色被破壞……實在責無旁貸,必須盡快行動,與其每年平均派糖300多億,不如好好運用,真正利民紓困。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