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博評】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好威威?瞎子摸象得啖笑

撰文:泰倫西
出版:更新:

周三林鄭交出她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及要在未來落實中國歷史於初中獨立成必修科,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這馬上引起大眾猜度其為重新包裝國民教育推出。這個葫蘆到底賣什麼藥現階段我們不便評論,但假如我們探本索源,其實單單開設獨立科教授學生中國歷史,就真的可以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與文化,從以培養他們的「愛國心」嗎?

「適當的」歷史教育對培養民族認同感無疑是個利器。從英國殖民時代開始,港府就非常有意識地在中國歷史科上造文章。當年的中史科綱領為培養香港華人作為「中國人」的族群認同,但同時又得避免培養他們的愛國心。換句話說,英國人並不希望香港人覺得自己是「香港人」或是「英國人」,但同時也擔憂他們過於關心中國事務,捲入國共鬥爭入面,令香港產生不必要的動盪。故此,以往中史科強調中國古代,一來令學生感受到「中國人」身分,但又避免他們因接觸到近代中國被列強入侵的歷史而產生悲憤,可謂一石二鳥。

現在的年青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可能是特區政府長期輕視歷史教育的結果,不得不謂咎由自取。(資料圖片)

【許承恩:讀中國歷史,即熱愛祖國?】

現在的年青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可能是特區政府長期輕視歷史教育的結果,不得不謂咎由自取。對於那些商人和官員而言,歷史科只是無用之物,讀畢不能經世致用,徒養一幫閒人。近年,政府自食其果後,又「有事鍾無艷」起來,想起中國歷史科的「好處」。這本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單是在初中將中國歷史科獨立成必修科,只是見樹不見林,瞎子摸象式的政策已矣。

現時已有不少中學設有中國歷史科,只是大部分與其他科目如地理等併合壓縮成「綜合人文科」。學校放在中史科的資源有限,甚至有時候只是隨便找一些課堂負擔比較輕的老師兼教。根據2016/17學年中學中史科教師統計顯示,初中中史課堂只有49%由主修歷史的老師任教,高中也只有85%。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將所有初中中史改為獨立必修科,恐怕此數字會遠比49%為低。

【鄺卓睿:評中史必修化——哪裏找這麼多專業中史老師?】

我當然不是想指責不主修歷史科的老師就立心不良,甚至當中也偶有精通中國歷史者。但他們大部分對中國歷史欠缺認識,上課時大多只能「照書讀」勉強應付。學生如有問題,老師多只能推搪苟且,久而久之老師學生也只視中史科為例行公事,毫不享受,談何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這種程度,政府連「利用」中史科也談不上。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