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來稿】英國新航母遠征朝鮮,只是信口雌黃?

撰文:陳志輝
出版:更新:

每當有國際危機出現,美國總統都會問:「我的航母在哪裡?」反映航空母艦在應對國際危機可發揮的關鍵作用。

雖則航母非是美國獨有的武器,但不是很多三軍司令可擁有美國總統的底氣。原因很簡單,在15個擁有航母的國家當中,他們的航母多是體積細(排水量兩、三萬噸)、數量少(一至兩艘)、攻擊力有限(僅可搭載十多架戰機),有些更只能搭載直升機,和美國可搭載80架戰機的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實有天淵之別。

朝鮮局勢緊張,特朗普戰意高昂,揚言要毀滅北韓,金正恩聲明會以火懲治這個瘋老頭。早前訪港的美國航母列根號已經身處東海與南韓舉行演習。另一艘航母羅斯福號,已在聖地牙哥出發到亞洲和中東部署,如果局勢惡化,可成為第二艘在朝鮮部署的航母。

遠在地球另一邊的英國,也彷彿在問「我的航母在哪裡」。每日電郵報引述一名白廳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已有朝鮮的應變計劃,戰事發生時會調派戰艦到朝鮮,甚至剛剛試航的航母——伊利沙伯女王號也可提早出動,為美國兩脇插刀重返亞太。

英國航空母艦伊利沙伯女王號。(視覺中國)
+7

排水量達65,000噸的伊利沙伯女王號,可搭載40架戰機,是英國歷來建造的最大軍艦,論體積雖然比遼寧號略小,且只可搭載垂直升降的戰機,但如果配上美國最新的隱形戰機F-35B,戰力有機會超越遼寧號。擁有這張皇牌,英國可成為美國以外,擁有最大航母的西方國家。

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航空母艦遼寧號。(視覺中國)

可是,航母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作戰系統,要經過不斷的試航和測試,確認符合作戰要求才能出征部署。按原來計劃,在6月才試航的伊利沙伯女王號可望在今年內完成航海測試,年底正式交付海軍,在明年開始艦載機訓練,在2020年始進行首次部署。

英國說派出航母到朝鮮,可會是信口雌黃?在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海軍派出了所有的航母——赫米斯號和無敵號之後,下令仍未服役的光輝號加速完成海試,盡快駛向福克蘭。為趕時間,特事特辦,連服役儀式也是在海上進行。雖然光輝號啟航之時阿根廷已經投降,但光輝號仍然前往戰區換防,慎防阿根廷反撲。要未服役的航母盡快投入實戰,皇家海軍確有成功的經驗。

在福克蘭戰爭,英國贏得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場現代化的海戰。可惜的是,皇家海軍可以遠渡13000公里戰勝阿根廷,卻被近在咫尺的國會政客打敗。面對冷戰後一次又一次割喉式的削減預算,皇家海軍的底氣,已經耗用到所餘無幾。

那些年的皇家海軍,有130艘艦隻,包括60艘護航艦,2艘登陸艦和3艘航空母艦。去到2010年,適合遠洋作戰的護航艦跌至只有19艘。在福島戰爭時立下大功的鷂式戰機又全數退役,航母不單只淪為直升機航母,更要命的是海軍飛行員無家可歸,不過這對皇家海軍的戰力影響不大,因為僅餘的航母光輝號,在2014年都退役了。

無艦載戰機可用,無艦載機的飛行員,無足夠的護航艦,要形象化皇家海軍這種三無的困窘,要看2014年1月。俄羅斯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蘇格蘭附近海域避風,皇家海軍趕急派出艦隻進行監察,但這次「趕急出動」共花了24小時。事因當時的艦隻,不是在維修保養、欠缺人手,就是在海外部署,唯一可派調的軍艦是遠在1000公里外的樸茨茅斯。

要讓伊利沙伯女王號形成真正的戰力,海軍要重新培育失去的海軍飛行員,亦要等待向美國訂購的48架F-35B戰機交付。但由於F-35B的生產延期,戰機最快都要在2023年才能到貨。而為了縮短無戰機用的空窗期,英國先派飛行員到美國受訓,並借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機,才有機會達到2020年到海外部署的目標。

如果硬要調派伊利沙伯女王號到朝鮮,唯一的選擇是將她降格成為直升航母,但沒有艦載戰機的保護,就如俄羅斯國防部所言,伊利沙伯只是「海上一個容易擊中的目標」。其實,如果單是派出直升機增援,海軍可派出現時唯一的兩棲攻擊艦海洋號出動,這總比派出未完成試航,又沒有戰機的航母來得合理。

在阿根廷侵略福克蘭之時,戴卓爾夫人問海軍,皇家方舟號在哪裡?(在1955年服役,英國最後一艘可搭載非垂直升降戰機的航母)海軍有點無奈地說,皇家方舟號早在3年前已經拆毀,另一艘建造中的在3年後才完成。如果今天首相文翠珊問:「我的航母在哪裡?」海軍給她的答案,很可能只是「首相大人,航母還在基地測試當中,一定不會在朝鮮」。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