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日運動】生者也需「安息」——當教育局有份添煩添亂

撰文:許寶強
出版:更新:
如果預防自殺的方向,是製造讓生者也可以「安息」的生活環境,那麼第一步要做的,是找出並移除我們的社會制度和文化氛圍中,阻礙生者「安息」的因素……阻礙生者「安息」,也就是為他們的生活添煩添亂。不幸的是,近年的特區政府,卻頗善於此道。
許寶強
( 陳焯煇攝)

 這些措施更多是為證明當局正在「做點東西」,

而非直面問題,更遑論解決。 

值得悼念的人離世,我們大概都會送上Rest In Peace (R.I.P.) 的祝福。R.I.P.——安息——大概是活着的人認為死亡的最好歸宿。

讓生者安息

安息的兩個關鍵詞,是平安與休息。前者的意思包含恬靜、和平、安寧,針對的是緊張焦慮、煩擾混亂、燥動鬥爭;後者的意思是停歇、休憩,相反的是奔波、操勞。

如果我們祝願逝者安息,那麽是否可以把嘗試自我結束生命的人的行為,理解為主動追求一種離開緊張焦慮、煩擾混亂、燥動鬥爭、奔波操勞的安息狀態?倘真如是,要減少甚或讓自殺行為不再發生,關鍵是否在於令生者也能有機會離開緊張焦慮、煩擾混亂、燥動鬥爭、奔波操勞,進入安息的狀態?

叫生者安息,自然有點奇怪,主要是因為「安息」早已與死亡扣連。然而,稍稍修改字眼,希望生者能獲得恬靜、和平、安寧,大概就較容易為人接受。如果預防自殺的方向,是製造讓生者也可以「安息」的生活環境,那麼第一步要做的,是找出並移除我們的社會制度和文化氛圍中,阻礙生者「安息」的因素。

教育局長吳克儉。(資料圖片)

政府、教育局的添煩添亂

阻礙生者「安息」,也就是為他們的生活添煩添亂。不幸的是,近年的特區政府,卻頗善於此道。僅以教育領域為例,委任經常帶來爭議的李國章當港大校委會主席、強推國民教育、引入普教中、TSA操練,以至教育局最近因應學生自殺而推出的五項措施。

五項措施包括:(1)全面研究學生自殺成因;(2)辦學校講座;(3) 組織五場分區研討會;(4)成立心理、輔導團隊;(5)印發有關學生自殺的「資訊小錦囊」。

這些措施更多是為了證明當局正在做點東西,而不是直面問題,更遑論解決。

更壞的是,這些措施在當代香港的教育脈絡和學校生態下,往往成為教師和學生添煩添亂的源頭。因為,被各種教育政策、無效管理早已弄得疲憊不堪的師生,將會在百忙之中,「被要求」出席學校講座、參與分區研討會、接受當局的研究團隊訪問、講解或閱讀「資訊小錦囊」,更要應付「每日、每星期、每月探訪不少學校」的「條氣唔順」局長的「接觸」,生活自然無法「安息」

(蔡正邦攝)

等待、放空、休整

當教育當局主要在「做當局」,而非「辦教育」時,師生陷入緊張焦慮、煩擾混亂的境況,並不全然是自身的責任;反過來說,當體制外力不斷為師生添煩添亂時,想脱離躁動鬥爭、奔波操勞的狀態,也不能單靠個體的努力。

最近一些有心的朋友,分別提醒我們等待、放空、休整的重要性。重新學習這些,有助生者安息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也許能稍為改正令現代人緊張焦慮、煩擾混亂、躁動鬥爭、奔波操勞的「趕忙回應」、「做點事情」的慣習。這裏稍作一個註腳:如果個體的困境並不能盡歸咎自身的責任,因此走出困境也非個人所能完全左右;那麼追求等待、放空、休整,只能同時是一種集體的行動。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雨傘運動中提出的「罷課不罷學」、「公民抗命」的深刻含意;把等待、放空、休整重新放置於「集體抗爭」的策略選項之中,讓追求生活中的「安息」,也能夠成為社會運動的願景和目標。

【編按:作者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許寶強。】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