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日運動】講少句當幫忙 請做好政策和聆聽學生聲音

撰文:張超雄
出版:更新:
「當年比現在更辛苦」、「現時的人不如意就尋死,不珍惜生命」、「現時的人不捱得」……其實,真的希望他們(社會名人或政治人物)說少句當幫忙。現在的教育政策,實應有兩種增加,兩種減少;「小學一校一社工」也是學界及社福界一直希望推動落實的政策。
張超雄
(黃永俊攝)

一些社會名人或政治人物,曾在社交網站或公開場合,說過一些什麼「當年比現在更辛苦」、「現時的人不如意就尋死,不珍惜生命」、「現時的人不捱得」等說話云云。

其實,真的希望他們說少句當幫忙。

一則不同的社會時空不應也不能直接比較

二則說「抗逆力不足」是一種怪責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的行為,對解決事件毫無幫助;

三則這些有話語權的人應當做實事倡議真正的改變,而不是做個不稱職的時事評論員。

 

教育政策的兩加兩減

現在的教育政策,實應有兩種增加,兩種減少。

兩種增加:

第一種增加,是各項的專業人手,以紓減同工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讓他們更有空間與學生對話,建立更良好和緊密的師生關係。

第二種增加,是應當在融合教育政策中,增加具「精神健康需要」或「精神困擾」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服務。現行的融合教育政策,儘管不為最完善,但在納入政策之下,可確立正規的支援政策,有相關的資源、人手配套,亦可建立醫、社、校跨專業的聯繫,全面支援學生。

兩種減少:

第一種當然是希望減少學生的功課、考試及操練,提供更多個人興趣發展的空間和活動給學生。第二種則是減少老師的不必要文書及行政工作,改變問責及商業的文化,回歸基本,讓老師重拾真正的教育空間。

(黃永俊攝)

倡「小學一校一社工」 減少輔導員流失 加強與學生互信

另一邊廂,小學一校一社工」也是學界及社福界一直希望推動落實的政策。

在現行制度下,中學有常規的一校一社工,小學卻只能獲取「學生輔導服務津貼」,以聘請學生輔導人員(Student Guidance Personnel)。這位置不一定是社工,可以是具輔導經驗的老師或其他專業人員。可是,由於撥款不足,亦非常額編制,每年重新訂立合約;此等合約及投標制度,壓低工資,以致很多同工均難以長期承擔此職位,流失率極高。

曾有學校一年內更換三位學生輔導人員,情況實是非常不理想。相信稍為理解輔導工作的讀者,也會知道輔導工作,需要專業同工與學生建立關係及互信,才可見成效。當學生面對新輔導人員,又要將自己的故事和經歷重新訴說,實是大減求助意欲,不信任整個輔導機制。社福界及學界早已一直倡議「一校一社工」,設立常額編制,就看我們的政策制訂者會否聆聽。

「休整日」 大人聆聽學生聲音的契機

教師工作量大、家長本身工時長、輔導機制不完善,有情緒困擾的學生,對於分享自己的情感,很可能是選擇以同輩的同學和朋友為目標。其實,政策和服務的設計,如何為整體學生提供適切的精神健康教育,使他們在支援身邊的朋友時,也有些基本的知識或技巧,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話說回頭,這也只是我作為「大人」的一些對政策和制度的想法。回歸基本,我覺得絕對有需要聆聽學生和年輕人的聲音,舉行「休整日」,正是大人聆聽學生聲音的契機。

聆聽,也不應只是一日,而是一個開始。那些接學生的請願信也不肯的政治人物,究竟何時才會真正聆聽學生的聲音?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