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郊野公園.博評】將土地問題「玩郊化」 港府掠地迴避改革

撰文:陳劍青
出版:更新:

議程已經設定好。日前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討論將郊野公園及填塘起樓。第一個「玩郊」,另一個更「玩膠」。設立郊野公園的原意明明已寫清楚不是政府土地發展的儲備,現時政府時常將土地問題「玩郊化」,究竟所謂何事?

道理很簡單,其實對於政府來說,開發土地一直不是一個技術問題,是個觀感(perception)的問題。將填水塘與郊野公園放在一起討論,二害取其輕或叫「Lesser Evil」,原本公眾覺得郊野公園乃重中之重,當有一個比玩郊更玩膠的方案跑出,開發郊野公園就沒有那麼荒謬了。

得觀感,得民意,就得天下。要讓市民觀感上認同政府的土地發展策略,必先將土地發展「公關化」,並分身委任一群專家進行「獨立」討論及研究,批錢給相熟公關公司代理民意製作工程。過往政府也是用相當類似手段對待城市的海洋、農地與綠化帶等自然環境,當郊野公園一出,這些土地原來有的價值就此「比下去」,觀感上就變得不那麼重要的。

設立郊野公園的原意明明已寫清楚不是政府土地發展的儲備,現時政府時常將土地問題「玩郊化」,究竟所謂何事?(資料圖片)

因此,「玩郊」作為政府今期流行的土地政治典範,我一直都認為開發郊野公園是個偽命題,用意在於讓政府更容易進行城市掠地,延續既有土地發展的利益結構,迴避對應我們面對居住問題尋找重大改革及出路。

經過前日的會議,結論已不再重要,我反而發現這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已經出現重大的角色危機:論技術可能性,工務部門做得比你好;論落實政策制訂,你又不是政府部門;問政府公開資料,又不會有特別待遇。明明一開始自我定位是為土地選項排次序,前日又沒有討論郊野公園屬優屬次,那麼你們存在究竟為了做什麼?

前日討論郊野公園時透露了玄機。主席黃遠輝說了一句:「是否開發郊野公園,委員會認為比較適合留待明年公眾諮詢時由市民決定」。

其實,如果你是會真正向市民諮詢所有土地選項的,這就是一句廢話;但如果實情他們就是個為政府代勞的「土地篩選委員會」,大部分結論已經事前定好,小部分無關痛癢的就留給市民參與一下,那句說話,就正正反映了他們對市民參與的理解,就是由一群被委任的專家篩選民意的遊戲。

從此,改名「土地篩選委員會」,再也名正言順不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