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醫生也跑數:如何打破醫療人手嚴重短缺的惡性循環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葉沛霖醫生(全民健康協會主席)

冬季流感高峰即將來臨,相信市民對今年的夏季流感高峰期間公立醫院逼爆的情景記憶猶新。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醫生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醫院床位直到2024年都係困難,而人手也需要5-10年才可慢慢改善。

本港醫護人手長期短缺。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等的數據,至2014年本港每一千人口只有1.9名醫生,較其他地區相對為低,如英國(3.7名)、新西蘭(3.4名)、新加坡(3.0名)。食物及衛生局今年六月公布的醫療人力資源檢討報告,指出到2020年,本港將缺乏500個醫生,而到2030年,更會增至欠缺1000個。

然而,醫生的短缺數字並未能準確反映公營醫療的困境。目前本港51%的醫生在公營服務,卻負責全港90%的住院,以及一大部分的專科門診。根據衛生署2012年醫療衞生服務人力統計調查,任職私營機構的在職醫生比例,由2003年的39.1%平穏增長至2012年的48.3%;而私營機構已從2007年起已超越醫管局成為佔最多在職醫生的工作機構。

事實上,即使近年醫管局推出挽留人手的措施,例如加開副顧問醫生職位擢升有五年或以上專科經驗的醫生,但醫生離職率仍然持續上升,由2013/14年度的3.9%,到2014/15年度的4.4%,到2015/16年度的4.5%,再上升至2016/17年度的5.1%。此外,目前醫管局約有六千名醫生,但局方早在2012年曾估算,在其後的15年將有逾1100名醫生退休,其影響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要解決公營醫療人手嚴重短缺的問題,除增加本地醫護學額,更必須認真研究醫護人員流失率持續上升的原因,對症下藥,挽留人手。

按筆者觀察,醫生流失率上升的主因是近年公營醫生工作量節節上升,以及工作滿足感下降有關。不少醫生朋友反映,自己醫院所服務的區域,近年或因人口上升,或因人口老化,導致工作量與日俱增,但人手及資源卻未有跟隨增加。據了解,醫管局撥出新醫生,主要是用來填補流失的人手,及開設新服務計劃;而甚少因應人口增加或人口老化帶來的服務需求上升而增撥資源。一些專科的病床,即使非高峰期時也接近甚至超過100%使用率,在高峰期時人手更是捉襟見肘。

按筆者觀察,醫生流失率上升的主因是近年公營醫生工作量節節上升,以及工作滿足感下降有關。(資料圖片)

此外,醫管局管理層十分重視「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 特別是求診人次及輪候時間。即使近年人手嚴重短缺,醫院亦不敢讓這些KPI有所下滑,變相留下的醫生工作量進一步上升。

近年,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見及此,醫管局推出各種新的服務計劃縮短輪候時間,當中卻未有充分考慮資源能否配合及前線員工的承受能力,進一步增加醫生工作量及打擊士氣。例如,2015年起醫管局推出「一般精神病診所」,希望加快處理輪候的個案。該計劃增撥了一名醫生及一些護士,職業治療師及少量臨床心理學家的資源;可是,第一年的服務指標竟然是要求額外處理1000名新症。雖然第二年服務指標已下調為800個新症,但相關醫生的病人數量兩年半間已急升近50%,根本無法承受,更影響診症質素。即使醫生減少午飯時間及延遲放工,亦無可避免被迫要「跑數」而影響服務質素,嚴重打擊士氣。

再者,醫生每節門診均需看幾十個病人 (有時候更多達五十多個病人) ,每位病人只有幾分鐘時間,根本難以仔細診症,亦每天承受著有所遺漏或被病人批評的壓力,離開公營醫療投入私人市場也是可以理解。

面對本港人口老化,估計未來7年長者人口約上升50萬,之後再過十年,長者人口再上升50萬;當中的醫療需求增幅巨大。再加上未來醫管局醫生的退休潮,如不認真處理醫護的士氣問題,可以想像,本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將面臨嚴峻挑戰。

政府必須一方面詳細評估本港所需的醫護人力資源,增加本港醫護學生名額,不只是填補將會流失的人手,更要使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合理化,並增加每位病人身上可用的時間及資源。分配資源時,醫管局不只應考慮是否有新的服務計劃,更應定期檢討在人口數目及人口老化下所需的額外資源。另一方面,醫管局應檢討目前過分看重「關鍵績效指標」(KPI)的管理文化,因為很多重要元素,如診症的細心及病人的滿意程度,往往都不是KPI能夠反映的。此外,醫管局推出新服務計劃之時,亦必須考慮資源是否足夠及前線醫護的承受能力,避免進一步打擊士氣及加劇人手流失,使人手短缺陷入惡性循環。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